避免教育中的“边际效应”

2023-01-23 23: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避免教育中的“边际效应”》,欢迎阅读!
边际,效应,避免,教育



避免教育中的“边际效应”







导读:教育,是我们这些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既然

每天都要做,总避免不了重复与乏味,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的低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常教常新,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呢?也许,清楚了教育的“边际效应”会对我们的教育有些许的帮助。







一、什么是边际效应

这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现象,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这种效应,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同样有效,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益递减率社会学中叫剥夺与满足命题,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用标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也可以用陈佩斯吃面条的小品来诠释这一现象:当他吃第一碗面条时,瞒着导演快速地吃完了,感觉味道不错。吃第二碗时,也很痛快,没感觉第三碗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第四碗……后来,再吃,表情越来越痛苦,直至最后送到医院。

这是典型的边际效应。第一碗面条最好吃,随着面条越吃越多,对它的感觉越来越差,最后成了痛苦的一件事。

二、生活中的边际效应

比如我们喜欢吃某样食物,如果让我们天天吃,顿顿吃,开始的时候还能很愉快地享受,随着次数的增多,渐渐地也会发现不如我们以前吃的味道好了。这也是现在某些饭店另辟蹊径,把一些很平常、很普通的饭菜卖得很的原因。 再比如,我们新买了一款手机。刚刚拿到手的时候,我们会反复研究,






爱不释手,随着用的时间久了,我们就不会很在意了,可能会经常随手一丢。

三、教育、教学中的边际效应

1、教学方法的改革。现在我们一直提倡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好象不改革,这个不下去了。难道传统的教学方法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难道把教学方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迅速提高吗?我看不一定。

现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条和许多教师多年如一日地一成不变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不无关系。即使我们现在找到了一条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再把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多年如一日地一成不变地使用下去,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大餐固然好吃,天天吃,也会有反胃的时候。所以,我认为,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随着学生的不同,时间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教师经验的不同,情绪的不同,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的方法,即使是不被人认可的方法,只要有效,也不妨拿过来使用一下。

2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现在教师都反映学生思想工作难做,为此,我也看过一些关于有关教育学生成功的文章。不过,那些给点儿阳光就灿烂,接受点关爱就被感动的一塌糊涂的学生至今我也没遇到。

仔细分析一下,现在比较难教育的学生两类情况比较多:一是家庭溺爱造成了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做事我行我素,听不进什么话去。一是家庭关爱的缺失,父母外出打工,顾不上孩子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对于这两种情况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又采用了什么方式进行教育呢?两种方式居多:多多的关爱,苦口婆心地教育;威严地管教,严厉地处罚。

对于家庭溺爱造成的问题,即使给他更多地关爱,效果也不会很明显的。对于,他接收地太多了,可能已经到了反胃的时候,你再给他,他不吐,才怪呢。对于那些因为缺失关爱造成的问题,惩罚也会同样失去效用。

所以,在进行教育学生的时候,先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至于,真需要进行必要的惩罚时,建议也要形式多样些,最好能出乎学生的意料,又能真正触动他的内心。这样,效果会更好。



思考题:

工作中,你的教育管理或教育教学有没有出现“边际效应”?你准备怎样避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14ac55581b6bd97e19ea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