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8-12 23: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内部审计,县级,对策,存在,交通

浅谈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赵

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27





(邳州市交通运输 江苏 邳州 221300

【摘 要】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全国交通行业内部审计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当前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内部审计对于健全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行业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独立检查会计帐目及相关资产,监督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家拉动内需保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益,交通行业各单位除了接受政府及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外,还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然而,目前县级交通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与此要求尚有一定距离。

目前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 对实施内部审计认识不到位

一是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与纪检监察的纪律约束职能相混淆,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二是有些领导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具有生产功能,没有成本核算,财务只是对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的一些收支行为进行的记账活动,没有必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三是认为燃油税改革后,交通行业规费征收职能弱化,单位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大幅减少,单位经费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部门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因此当前交通行业不再需要开展内部审计了。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认识,对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不少负面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各项财务、审计制度的完善,这种认识逐步有所改变,但以上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1.2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受限

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到位。一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到位。现在很多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从压缩人员、机构编制角度出发,将内审机构与财务合署办公,审计、财务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的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虽然配备了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谈不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的甚至直接取消了内审机构。二是内部审计的领导不到位。目前很大一部分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交通主管部门副职分管的,少数内部审计工作是由纪检书记分管的,甚至有部分内部审计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兼管的。如果是单位副职或分管纪检监察的领导分管内审,由于单位财务基本上是交通主管部门一把手直管,一般领导不过问财务、物资财产管理,难以完成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如果是财务负责人兼管内部审计工作,那么实施内部审计就难以达到独立审计的要求,这样的监督只能是流于形式。三是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到位。


当前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只注重审查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传统审计方法,重财务审计,轻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的审计。在会计事务日益繁琐、不法分子作案手段愈来愈高明、隐蔽的今天,这种单纯以账查账的做法很难发掘错弊及违纪事实。这种既不利于打击严重侵占国家资财行为,也不利于促进被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1.3 内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即当前的内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财务知识,更要掌握经济学其它方面的知识。但目前,县级交通行业内审人员大部分是从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改行而来,专业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审计报告质量欠佳,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个别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缺乏职业道德,利用手中的权力送人情,甚至以权谋私,降低了内审质量。

1.4 内审制度不完善,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

国家现行颁布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中,除了一些行业部门制定的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详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这种法规的滞后性,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使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解决当前县级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我国内审的产生和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它的组织形式和审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内审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探索出新的工作方式和策略。笔者认为,当前应采取如下对策:

2.1 进一步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内审工作的保证。要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行政发文、政府审计等综合手段提高全体人员,尤其是单位管理层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不断拓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路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创造成绩,给单位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使领导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重视内部审计下作。

2.2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好的制度是保证内部审计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吃透国家、省、部门的各项制度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真正可行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2.3 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有人说内部审计是领导者的“眼睛”和“监控器”,而内审部门要真正发挥好这种监控作用,就必须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首先,内审部门在交通行业中应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它只接受最高层的领导和授权,只有这样,它才能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其次,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客观公正。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控制的全过程必须做到审计目的、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的客观、真实、公正,为领导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2.4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通过实施“三个结合”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2.5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具体来看,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途径主要有三条。首先,要妥善解决好他们的激励、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把那些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强的、为人正直的同志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其次,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宽、政策性强,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第三,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严肃审计纪律,审计部门是监督部门,这决定了审计队伍的素质应该更高、审计纪律更严格、审计工作在财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8

[2]徐掌元.审计学[]20085

[3]赵建平.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200712

[4]交通部.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200411

[责任编辑:尹雪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f596b3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