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传播的“5W1H”法

2022-10-08 16: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危机公关传播的“5W1H”法》,欢迎阅读!
危机公关,传播,5W1H

危机公关传播的“5W1H”

不管对于政府来说,还是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处于一个公关危机四伏的时代。广州非典型性肺炎与其说是考验政府的行政的能力,倒不如说是考验政府危机公关的能力。尤其在近期,关于一些企业信誉危机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美国惠氏奶粉被限令召回、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富士胶卷涉嫌走私、罗氏制药蓄意制造谣言以促进其药品的销售的事件、中电通信CECT手机中国狗事件、长虹美国遭诈骗事件,等等。而这些企业面对危机,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被动应付,乏善可陈。



纵观以上企业危机公关的失败,更多的是其危机公关传播的失败。作为置身危机旋涡中的企业,如何将自身利益、公众利益和传媒的公信力协调一致,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恰当的渠道传播给公众真实、客观的情况,挽回企业品牌的信誉,将企业损失降至最低,甚至化被动为主动借势造势进一步宣传和塑造企业是公关危机的原则。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关危机,企业该如何去公关,如何引导传播呢?下面是一套“5W1H”的传播研究策略。

WHY:为什么危机会出现?

企业一旦出现危机,新闻媒体和公众不仅会问,为什么会出现危机?消费者也同样有知情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危机的产生?这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话题。不少企业面对危机,要么对事件本身避而不谈,要么借些理由,要么找些托词,自以为很聪明,能够蒙混过关。其实,这样做恰恰会更加促使媒体和公众对造成危机产生的原因发生兴趣。罗氏的公关危机发生后,在媒体追根究底时,中国公司总裁却迟迟不愿站出来表达企业观点,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始终不愿向公众说明事件的真相。如果当初由企业的最高统帅或形象代言人来接受记者采访,以此表明公司对此事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轩然大波了。

这个时候,企业应该勇敢的站出来,尤其是企业的负责人更勇敢的站出来,把事情的原委与真相告诉给公众,以取得公众的谅解。当然,这是需要企业的负责人有足够的智慧、气与信心。企业要调查危机的前因后果,受害者也应该及时将危机的发生、发展及时和企业进行沟通,减少之间的不必要的误会,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这种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来陈述事实的情况,有的时候不但不会遭受更大的危机,反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WHO:针对谁传播?

企业的公关危机一旦出现,对于企业来说成立危机公关处理小组是最关键的,这是处理公关危机的第一步。这个小组的任务实际上就是战时临时指挥小组。它应该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事态的发展,并同时预估到危机的出现将会影响到谁?谁会注意到这个情况?危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旦有媒体将企业的丑闻曝出来,危机公关小组应该马上就要分析到,谁会因为危机的出现而不购买产品?谁会因为危机的出现而找上门来?谁会借机利用企业的危机并促使它升级恶化?等等。

危机出现后,关注企业危机的群体无非有这么几部分:直接消费者、新闻媒体、公众、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危机的受害者(直接消费者)他们将关注企业怎么样来处理这个事件?企业会给他们怎样的说法?比如说砸大奔事件里,砸奔驰的人是直接消费者,他砸奔驰不


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他的目的则是关通过砸奔驰引起企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迫使企业尽快处理整个事件并给他们一个满意的说法。新闻媒体既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者也是社会舆论的监督者,无形之中还是公关危机的受益者,因为这些危机,他们的新闻有了。为了这,他们会继续关注整个事态的全过程。这里面就涉及到企业的媒体关系如何?对媒体的敏锐度如何?媒体的报道有时可能会直接关系到危机公关的成败。因此,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媒体客观的报道、将企业的想法传播出去是很重要的。例如,最近的富士胶片走私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北京一家著名财经类媒体更是做了连续三周的追踪报道,这与富士公司与媒体的关系淡薄不无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媒体公关失败的案例。

至于公众,则是企业危机影响面最大,后续影响力最强的一个人群。比如惠氏奶粉件,不仅在一定时期内影响消费者继续购买该品牌的奶粉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质量检验检疫部门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关注惠氏以后的奶粉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并时时提醒消费者。在对公众有较大影响因素中,除了媒体之外,工商、税务等政府行政部门也对企业的未来掌握着生杀大权,与这些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竞争对手则会对公关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微波炉有害论事件,据说即是竞争对手的故意中伤。企业与企业之间,尤其和竞争对手之间在公平的基础上建立友好、诚信的原则也是很重要的。 WHAT:表达什么立场?

作为危机公关,诚实、信用、坦诚是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危机公关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当危机产生时,面对公众、媒体、竞争对手、受害者,我们到底应该表达些什么呢?首先,应该有诚意,对事件的产生和结果表示歉意乃至道歉,如果不是由于企业本身的问题造成的也必须对受害者表示遗憾和慰问。

对于企业本身的错误我们应该表示歉意或道歉,同时我们应该用实际的行动挽回自己给受害者所造成的损失。而不是充当和事老,幻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适得其反。例如三菱汽车事件,企业危机公关措辞含糊,缺乏真诚和为挽回受害者损失的实际行动,而造到中国人的唾弃。至于遗憾应该是建立在受害者者的角度上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有没有应该改进的地方或为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而给予必要的提示,企业究竟该做什么,而不是那种不可令人信服的理由与托词。



接下来就是对整个事件从多角度多反面进行分析,并尽可能地站在消费者(弱势群体)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WHEN:何时表达立场?

公关危机产生后应该是处理得越及时越好,这样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更多的主动权并获得社会的同情和谅解。企业对时间的选择是与事态的发展密不可分。一般来说,一旦出现危机,企业应该迅速表达自己的立场。这个立场既要坦诚也要有礼有节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企业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对危机的判断与定性,是信任危机,是品牌危机,还是服务危机,或是产品危机?和企业高层沟通后,立即表明自身对事态的立场,取得公众与媒体的信任,避免被媒体和公众不着边际的猜疑。例如罗氏的公关危机事件中罗氏公司由于没有在系统内部认真探讨如何回答记者提问,结果在回答记者问时答非所问,漏洞百出。一会儿是达菲可治禽流感,一会儿是没有做过临床试验,一会儿是只对甲乙流感病毒有效这就存在企业


没有把事情定性,没有对整个事态进展做出判断,没有选准危机公关的时间去表达己方的立场。

在企业的危机公关中,除了迅速与及时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外,还要根据自己对危机的调查与处理的过程中,及时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并且在企业危机完全处理好后,还要与公众保持好良好的信息畅通渠道,以便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忠诚与信任。

WHERE:采用何种传播渠道?

公众媒体传播和口碑传播是危机公关中企业危机信息传播的两种重要形式。对于公众的口碑,可控性比较差,但是对于公众性的媒体则完全可以通过政府公关、媒体公关加以控制和引导,使事态朝着良性渠道发展,并近而影响口碑传播。



媒体的传播应该注意及时与迅速,并且注意传播的渠道,是采取利用电视访谈的形式、还是采用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说明会的形式,还是采取声明的形式,是值得处于危机之中的企业好好研究的。近两年,互联网的发展异军突起,一些媒体和一些专业人士,都是通过网站首先获悉这些信息的,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不仅及时将信息通过自己的网站向社会公布,而且与知名的门户网站也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这无疑也是一条很好的公关危机处理通道。



HOW:怎样进行危机公关?



公关危机出来后,企业用什么方式来处理危机?新闻发布会是在危机出现后常用的一种方式。新闻媒体报道的客观和真实性的特点会改变危机中的企业形像。在危机公关里,通常会有借助媒介和应对媒介两种。借助媒介是指通过发布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减少损失,及早控制事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稳定受害人员及其家属的情绪。应对媒介主要是接受其采访和提问。举行新闻发布会和接受媒体采访给公司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沟通的机会,使媒体真正了解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企业正在采取何种弥补措施,等等。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把握住了主动权并直接控制和引导了相关事件的相关的信息。

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时可以邀请一些媒体记者和直接消费者和相关专家学者一同去企业做现场参观和考察,让参观者到一线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增进企业与他们的关系。

当新闻发布会召开后,可以就危机处理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或者双方达成的结果,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再次吸引新闻媒介的关注和报道。危机基本结束之后的新闻报道,主要是给公众形成一个印象,企业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体现了对社会负责,依此来增强公众对企业或组织的信任。



以上是危机公关传播中的“5W1H”的具体阐释和说明,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公关危机进行灵活安排和应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5227fa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