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当今面临的问题

2022-04-11 12:2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当今面临的问题》,欢迎阅读!
义和,当今,面临,和谐,社会

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当今面临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不仅对于国内有着安定民心、促使国家经济繁荣的作用,而且对于国外,更能树立我国的大国形象。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它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

关键词:和谐社会 重要意义 问题体现



正文:200211月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提出了留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的第一次。随之,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就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首先,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丰富与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同时,拓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的和谐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和体现。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迎接各种国际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年均增幅高达9.8%,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超过英德。30年前,我国贫困人口是2亿5千万,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已使2亿多人从贫困状态解脱,他们解决了温饱,走向小康。这表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有温饱才能保持稳定。美国的《后美国一书》一书中提到全球最大的美国连锁零售商店沃尔玛的绝大多数国外供应商都是中国企业,沃尔玛所谓的“全球供应链”,其实就是一条“中国供应链”。而我们要面临世界性德巨大挑战,我们就必须崛起,依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崛起,从上述例子也可看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我国虽有960万公里的国土,但真正可供生存的空间只有300万平方公里,却养活了世界上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意味着人均资源压力在增大,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能源的减少和人口增加形成了面对面的冲突。我国耕地就是这一冲突的牺牲品,全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坐落于优质耕地灌溉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耕地就必须作为城市发展的垫脚石。资源、人口、环境压力巨大可见一斑。 民生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就业形势也日益艰巨。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660万人,同比增长30万人,仅是高校毕业生就足以让整个社会绷紧神经,还除开了我国强大的2.2亿农民工,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接近2000万人失业,相当一部分人“待业”这也导致了许多青年人变成了“月光族”“啃老族”,可见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多么棘手,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隐患。

医疗问题和养老问题。2009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达到了1.69亿,我国在1982还是壮年型国家,2000年便宣布进入老龄化国家了。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和就业问题也就成为国家的重大课题,老龄化的加重必然会带来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源的负担。养老问题也就成为党中央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而医疗问题也成为全民关注的重大课题。“看病难”背后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不足的客观现实,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


38.2%的人有病不就医,21%的人应该住院而不选择住院。医疗资源中,80%在城市,20%农村,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真正改变,异地就医,就更加增加了困难。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国内比较棘手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也是面临国际挑战的必要。2001年阿根廷社会动荡就是总统就给国家留下了一个烂摊子:1320亿美元的债务,高达18.3%的失业率,国内的动荡必然造成他国对我国的觊觎,我国要保持国内的稳定,才能去接受国际挑战。而构建和谐社会便是保持国内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和保障。



结论:以上各种问题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因素,我国要建立和谐社会,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巩固党在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迎接国际挑战和风险的要求。

参考资料: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a3b72a7375a417866f8f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