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情境教学的发展历史

2023-03-03 12:0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外情境教学的发展历史》,欢迎阅读!
发展历史,情境,国外,教学

国外情境教学的发展历史

国外情境教学的发展历史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是现在就有的。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就有情境教学思想的萌芽。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 苏格拉底方法 ,他本人则称之为 产婆术 。苏格拉底的 产婆术 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入、训练、铸造的过程。他在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但不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通过反复诘问学生,让学生发现自身答案的矛盾之处,从而一步步引导使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问题 诘问 反思 引导 结论。通过师生谈话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

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被他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发扬,形成了 对话模式 。柏拉图创办学园,免费收徒,吸引了许多学者。他认为学校主要关心的是对真理的探索,而不是为了要求记忆某种固定学说。学校应该运用辩证法发现那些与人和世界有关的基本概念,学校的教学程序重在引导。因此,在学园中,师生之间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由此掌握辩论之术。又通过学习算术、几何等学科,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最终通过学习辩证法,发现真理。其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对话 思考 真理。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被认为是现代教学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就有情境教学的思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使你的学生去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不久以后可使他变得非常好奇。你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发现那些学问 。书中还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老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大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老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

教学中运用和创设情境问题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说, 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6]他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他主张 从做中学 从做中学 也就是 活动中学 从经验中学 ,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 的过程。在他看来,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的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如果儿童没有 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c4c53e5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