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硕鼠》论《诗经》 读《诗经》有感

2022-04-12 23:0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硕鼠》论《诗经》 读《诗经》有感》,欢迎阅读!
诗经,硕鼠,有感

以《硕鼠》论《诗经》

读《硕鼠》有感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这些怨刺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而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罪恶,辛辣的讽刺中与有强烈的怨愤不平。《硕鼠》是《诗经》中的一首怨刺诗,以《硕鼠》为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诗经》

《硕鼠》选自《诗经•魏风》。在内容上,这首诗将统治者比作人人厌憎的大老鼠,他们的贪婪凶残,使人民陷入绝境,为了摆脱这种绝境,人们不得不逃往他方。从中可以看出国风中的怨刺诗与“二雅”中对宗周倾覆,朝政日非,世衰人乱充满怨愤的情感不同,而是犀利地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由于其多出于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意志。在《硕鼠》这首诗中更多的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重敛剥削的怨恨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硕鼠》中所运用到许多的艺术手法是本诗的一大亮点。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硕鼠》中诗人关注现实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情感,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力。其二,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硕鼠》整首诗就是都一首都以拟物表达感情的比体诗。诗人就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用田间的大老鼠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可鄙与贪婪无耻。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感情。诗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涉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此外,诗人还将“乐土”比作无忧无虑的理想乐园,在阶级社会无疑是一种空想,但此诗将统治者比作大老鼠,则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在该诗中各章句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并用相同性质的词进行代替,更具体说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代替(如①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②莫我肯顾、莫我肯德、莫我肯劳。③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④乐土乐土、乐国乐国、乐郊乐郊。⑤爰得我所、爰得我直)。句式完整,全部都是四言,而且也起到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感和节奏感的作用。

在《硕鼠》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与形式,对后代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更深的程度讲,是《诗经》对文学创作具有深远影响。就表现内容上看,如晋朝诗人陶渊明在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从而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这个理想境界与《硕鼠》中赋税重而人们向往理想乐园是相一致的。就表现的形式看,诗史杜甫反映社会动乱、民间疾苦的诗篇,也正是继承了这种政治讽喻诗和社会怨刺诗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其


现实主义的风格的表现。

此外,在《硕鼠》中还有一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细读该诗,我们会发现诗中对统治者的批判,怨刺,愤恨也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看不到阶级斗争积极反应,更不敢采取一些如起义之类的活动,而是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的理想王国。这也看出《诗经》的总体风格“温柔敦厚”,与孔子的中庸之道是非常吻合的。古人认为,温柔敦厚主要是做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此外,还以为文学的抒写,思想感情的表达要委婉含蓄,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犯而不校,一切不可超出“礼”的范围。这对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非常有利。这与许就是《诗经》从古至今一直被统治者所推崇,历久不息的原因。也是《诗经》作为一直作为考试内容(如唐朝的科举制、明朝的八股文)的重要原因吧。

《硕鼠》这首诗短小精湛,寥寥几字就表达出诗人对剥削者的讽刺,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还运用到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和现实主义风格。这就是怨刺诗的魅力,《诗经》的魅力,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da62bc7a1c7aa00b52acb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