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片段品评

2022-04-06 02:20: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片段品评》,欢迎阅读!
品评,片段,大自然,文字,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片段品评

作者:蒋智斌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1年第12

一、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师:科普性说明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深奥的科学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不仅内容生动有趣,它的语言也很丰富,好好读一读,把你觉得有趣的词句l画下来,并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书,圈画相关的词句) 师: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有趣呢?

生:我觉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这句话有趣,仿佛星星和石子也变得有生命了,它们能说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师:你从这样的句子中感受星星和石子变活了,仿佛也能听懂它们的语言,如果你读读下面的内容,一定能知道星星和石子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这句话也写得有趣,用比喻的手法把贝类说成海洋里的居民很亲切,也很有意思。

师:你找的这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想到了哪个成语呢? 生:沧海桑田。

生:我觉得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写得有趣,我仿佛看到的不是花岗石,而是森林里的野人,充满神秘感,那普通的青苔像是他的毛皮,简直太有趣了! 师:你的想象很丰富!

生: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这句话中的显得非常有趣,冰块仿佛成了非常可爱的动物,我联想到了背着厚重的壳慢慢爬行的乌龟。

师:这些生动的句子,都让你们产生了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是句子的魅力之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评析】科普性说明文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关注内容有趣的浅层次上,而要关注有趣的内容是通过哪些有趣的词句进行表达的。这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文课应该有的品味咀嚼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发现了有趣的句子,感受到了丰富的形象,还体会到其中中藏着的情感,这样的过程也改变了学生对科普性说明文的片面认识——只要知道其中讲的科学道理就行了。学生会去思考: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将也许枯燥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这也是高年级语文课堂应该教给学生的。 二、在比较鉴赏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师:(出示)“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同学们觉得这句很有趣,你觉得这个字可以换成哪些词语? 生:可以换成字,也可以换成字。 生:我觉得换成字也可以。

师:换了那么多词语,我们选一个替换一下,比较一下,究竟用哪个字更好呢? 生:还是用好,我换的是,但明显感觉没有生动,而且拟人的味儿也不浓了。

生:我感觉用也不行,毕竟冰块的移动并不怏:是比较缓慢的过程。

生:也没有生动,用上,这冰块仿佛成了非常可爱的动物,我想到了那可爱的大乌龟,一路上爬爬歇歇,非常缓慢地来到了这个地方,而字没有这样的感觉。 【评析】科普性说明文短小精悍,用词比较准确,如何让学生感受说明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在比较中鉴别就是好办法。上面的片段,学生在比较鉴别中不仅感受到字的有趣,更感受到了字的准确,还赋予了它鲜活的形象——一块原本没有生命的冰块想象成了可爱的大乌龟。在比较鉴赏中,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一种特有味道——准确性。 三、在前后联系中感受语言的整体性

师: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这篇课文是讲大自然的,为什么放在这一单元介绍呢?认真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谁能解答我的疑问呢?

生:我发现大自然其实就是一本书,本单元都是讲读书方法的,这些方法对我们去读大自然这本书也很有帮助。

师:真好,你一句话就解开了我的疑问。再读读这一线段,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这句话与《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联系,这书本就是源头活水,可以使我们很快掌握很多大自然的语言

生:我从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坐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这两句话中,想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只有将看到的书本知识与在大自然中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为真知识。

生: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跟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学与问》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致的。

师:你们真行一双慧眼,居然将这篇课文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前后联系起来了。通过联系,同学们对这一段的理解也更深入了,同时还解开了老师心中的疑团。

【评析】我们常常说: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要有单元意识,要关注到本篇课文与整个单元之间的关系,领悟编者的意图,这样就能准确地带领学生达成预设的目标。对于科学性说明文在教材中的安排,也是有编者清晰的意图的,并不是随便插在某一单元里的,而是与本单元的主题紧密联系的,起到有效的相互补充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以原有的认知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视野更为开阔,解读的视角更独特,自然也就达到一定的深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470630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