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郑州的路名

2022-04-17 11:2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说郑州的路名》,欢迎阅读!
郑州,路名,说说

也说郑州的路名





郑州的路名老城区都有其时代和文化特色。1、行政区这边,经纬分明,经一路至经八路,纬一路至纬五路,经路指示南北,纬

路指示东西一目了然;还有政一街至政七街,让人一看,就知道行政意味浓厚,是政府机关集中的地方。2、到了西郊这一带,东西向多为我省著名河流,如黄河路、淮河路、伊河路、汝河路、颍河路、洛河路、沁河路等等,南北向多为我省著名山脉的名称,如嵩山路、桐柏路、伏牛路、华山路等等;3、有些以行业特色命名,农业路,文化路,大学路、建设路,棉纺路;文化路、大学路上大学不少;农业路上因农科院、农大得名;建设路有几家当时有名的建筑企业(省五建等);棉纺路沿线是郑州国棉一厂到六厂;与农业路相关的路名还有丰产路、丰庆路、丰乐路(都跟农业丰收有关)、农科路;与文化路有关的有红旗路、红专路(要学生又红又专)、勤工路、俭学街(让学生勤工俭学)、劳动路(现已改为天明路)、支农路;与建设路和棉纺路相关的路名有工人路、文化宫路、互助路、友爱路等;4、因临近有名的事物而得名,比如金水路临近金水河,东风路临近东风渠;京广路一听就知道沿着京广铁路,且是南北向;陇海路一听就知道是沿着陇海铁路,且是东西向;二七路因二七纪念堂和二期纪念塔而得名,花园路因花园口而得名;南阳路因南阳寨而得名。5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后,确定的命名规则是,道路均以植物命名,且路两侧种植相应的行道树;东西向以街命名,如梧桐街、合欢街、冬青街、翠竹街、玉兰街等,南北向以路命名,如雪松路、银屏路(路两边种植银杏)、长椿路、石楠路、碧桃路等,很有特色,也很好记。

至于郑东新区的道路名,每当想到东风东路、农业东路、黄河东路交叉到一起,就一头雾水,不说也罢!

补充:

当年随着商城遗址的发现,命名了几条相关路名,如商城路、城东路、城南路、城北路等。

河南医科大学周边有很多医院,周边几条道路命名为康复前街、康复中街、康复后街。

冯玉祥将军对郑州地名的影响



冯玉祥将军于1922年、1928年两次督豫。期间,他坚定不移地推行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实行亲民政策,实行男女平

等、耕者有其田,主张平民政治。他所到之处必破除迷信、改革陋俗,重视平民教育,扒庙毁神像、办学校,动员穷人子弟上学。在郑州城市管理上也体现了他的革命思想,曾将郑州城内的一些旧街道、城郊部分村庄名称更改为带革命色彩的名字。如郑州大通路更名为大同路,一直沿用至今;敏德街更名为中山东街,1948年更改为东大街;里仁街更名为中山西街,1948年更名为西大街;咸宁街更名为中山南街,1948年改为南大街;清平街更名为中山北街;衙前街更名为中山前街,1948年更名为市府前街,1983年更名为管城街;火神庙门改为博爱街,沿用至今;芦医庙门改为平等街,冯命人扒掉火神庙,将火神庙后街改为鼎新街,沿用至今。另外还有敦睦路、德化街(道德教化)、操场街(冯玉祥练兵的地方);

铭功路位于二七区,南起解放路,北至大石桥,长1175米,宽20多米,是直奉军阀郑州之战后形成的一条老街道。同时建造的

铭功桥在当时对沟通南北交通也起了一定作用。

史料载,19224月,直奉战起。直系吴佩孚自洛阳率部北上,攻打奉系张作霖,又调陕西督军冯玉祥任后方总司令,以补中原兵力之虚。冯以一部兵力(张之江旅,宋哲元团)同吴的部分军队驻守郑州。盘踞开封的河南督军赵倜暗与奉系勾结,自认为郑州兵力空虚,唾手可得,于56日凌晨,以其弟赵杰宏威军,宝德全、常德盛之骑兵两师猛袭郑州。冯得知后即调陕西军胡景翼师火速援郑,并于6日下午抵郑督战。双方在郑州东郊二里岗、北郊十里铺一带展开激战。战斗持续近3天,赵部被击败,郑州免遭劫掠。战斗中,


靳云鹗部有一团长彭象乾身先士卒,奋勇抗击,不幸中弹阵亡。战后,靳云鹗驻军偕同郑县商会为感谢彭团长为保卫郑州安全而牺牲的精神,共同筹资在西陈庄东边(现人民公园西门园内)购地20余亩,于19251010日,修建了为纪念直奉郑州之战殉难团长彭象乾及诸官兵的铭功园,并举行隆重落成典礼。19251016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彭公铜像揭幕仪式,举行公祭的消息。

事后,为方便各界人士和群众观瞻凭吊,修建了一条由市内通往铭功园的道路,命名叫铭功路。1938铭功园改叫彭公祠(现在人民公园南门里,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可悲啊!)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的亲信汤恩伯任豫鲁苏皖边区总司令,驻军郑州时,曾将铭功路改叫汤公路,因不得民心,此名没叫起来。文化大革命中,曾叫胜利北路,1980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铭功路。

1928年春,冯玉祥帅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东征结束后进驻郑州,安营屯兵修养,为纪念在大小数百场战役中阵亡将士,便在郑

州西郊杂草丛生的沙岗上,征地240亩辟为墓地并建祠,以表阵亡将士之志。冯玉祥亲笔提碧沙岗三字,以石雕刻砌嵌在北大门上,作为陵园名字,取碧心丹心、血殷黄沙之意。以此,碧沙岗名字便流传后代。1956年市政府在其西侧建市场,定名为碧沙岗市场,现碧沙岗市场改建成为郑州市重要的商圈之一。1957年市政府将碧沙岗改为公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4e93333b3567ec102d8a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