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与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2022-09-30 13: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丁玲与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之比较》,欢迎阅读!
丁玲,张爱玲,创作,意识,比较

丁玲与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作者:文书剑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2

摘要:本文重点探討丁玲与张爱玲关于女性书写的异同,主要涉及到女性人物命运与心理描写上的相似;二者不同的女性书写态度,以及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差异,进而探讨她们笔下的女性命运有何差异,同时二者对于女性的出路也持有不同的想法:最后总论丁玲与张爱玲对于女性的创作书写存在着不同之处的原因所在,以及对于我们的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丁玲;张爱玲;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1207.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07-01 一、从角色命运到心理描写的内在契合

作为永远处于少数的女性作家,女性角色的塑造是丁玲与张爱玲在创作中的重要任务,她们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某些共同看法,自然而然地产生相似的女性意识。理性的思维下,她们发现封建道德的存在是女性不幸的根源所在,也能够认识到是封建残余在脑海深处使得女性走进万丈深渊。

丁玲与张爱玲同属女性,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情感经历、生活遭遇,感情与思想上的复杂纷繁,使得她们在讲述女性的生活状态、感受抒发上与男性格外不同。共同的女性关怀使得她们的女性文学不可避免存在着共同之处,总体说来,二者笔下的女性大多数是命途多舛的,在鸣奏出反封建主题的同时,也都用各自的方式挖掘女性不幸悲惨命运背后的根源所在,对女性的不幸命运发出血泪交织的控诉。

丁玲清晰地认识到封建意识与礼教是将女性推入万丈深渊的魔爪,女性背负着封建道德下的沉重精神枷锁,封建思想残余在人们的脑海深处。丁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笔下的女性形象表达生命自由的渴望,例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敢于挑战世俗,追求女性话语的独立。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劳骨子中就认为只有得到男人才有依靠,才有活下去的安全感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因为物质而得过且过,过着不愉快的生活。满脑子的大男子意识,自然也就失去了自我,变成封建世俗下的悲惨的牺牲品。这就是丁玲与张爱玲在作品中的相似的女性意识,传达着女性文学反封建的思想指向的同时,把女性的命运走向交待在读者的而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56a6b6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