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2022-07-11 08:0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体育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障碍,年级,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体育教材,本课是障碍跑的教学内容。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途中用跨、跳、钻、爬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此项教材可借助校内外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障碍物高度或宽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从而让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二、教学内容

1、障碍跑 2游戏:动物王国运动会 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

灵巧、协调地跨、钻、爬、绕过单个障碍物,并能掌握过障碍物的正确方法 五、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跨、钻、爬、绕的方法连续过多个障碍物,并能做到动作准、速度快。 六、教学器材

录音机1 头饰41 盒子4 小黑板4 救生圈4 大体操垫4 路标8 栏架4 七、教案过程

内容 一、常规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课要求



二、准备活动 1、引入故事情境 2、慢跑——动物模仿练习 3、热身操

学生活动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跟老师一起做动 物模仿活动:兔子 跳、猴子爬、青蛙跳、 小熊走、袋鼠跳,大 灰狼爬、小松鼠跑、 老鹰飞;

3、配合音乐做热身 运动

教师活动

1、教师用语言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1、教师情景导入,语言引导,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模仿练习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热身操

要求: 1、活而不乱 2、精力集中,认真听、看;

3、教导有方、模仿形象



组织队形 与要求

学生站四列横队




4、模仿时注意安全



1、跨(小溪)

2、钻(山洞)

3、爬(高山)

4、绕(树林)

1游戏:食物大搜

2、小组长带领组员 到指定场地进行自 由练习——单项练

3、小组逐一请生展 ——他生点评 师评

4、分组轮换练习

1创设情景,小动物循环练习本领, 2教师巡视并引导评议 自主、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提示改进

组织:分小组同时练习。

1 4

2 3

要求:1、积极练习,积极评价,注意安全 2、小组长负责本组纪律

游戏 《动物王国运动会》

1、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

2了解比赛的方法及规则;

3、积极参与比赛、灵活运用技术、团结合作竞争。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比赛;

2强调比赛方法及规则; 3、组织比赛并为学生加



组织:分小组进行

4、延伸部分:语言引导





规则:

1、依次过障碍,回到位置轻拍第二个同学的手;

2、每位同学都要绕过路标。

1、情景结束:吃糖果 2、归纳评价 3、宣布下课 4、收拾器材

1、学生分发糖果 2、自评、互评、小组评相结合。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活动内容:

2、安排学生分发糖果 4、归纳评价。

5、课堂延伸:德育教育



要求:

1、动作柔和、舒展、大方; 2、身心放松; 组织:四列横队



3、引导学生小结评价;


3、归纳评价以发现优点为主



八、教后反思

巴班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同样有效的解决一切教学任务的万能教学结构确实,每一种模式的策略都有其利弊,在什么环节用什么策略,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看能否使学生得到发展,是否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合作性、主动性和充分性。充分让师生参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本堂课我在上体育课中的障碍跑的教材中,不让学生运用规定动作模式完成穿越障碍,而是让学生积极动脑,充分拓宽动作面,让他们自由发挥.接着采用比赛教学法,让学生动作做得好的同学先示范最佳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比赛,这样既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也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我们上课的内容然后采用比较法来提高动作的质量。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比较中体会动作。

总之这堂课:

1.学生兴趣较浓,上课比较认真,常规纪律基本达到预期要求;

2.有一定的负荷强度,对学生身心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

3.不足之处仍然有些细节地方没有考虑周全,虽无大碍但对课堂的连贯性也有一定影响,在以后教学中需改进加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e778250a8956bec0975e3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