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北师大版

2022-04-16 07:02: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北师大版》,欢迎阅读!
唐太宗,贞观,治学,北师大,下册

●精题精讲

1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D.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A.房玄龄B.魏征C.马周D.常何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隋朝灭亡原因的是(

A.多次发动对外战争B.酷虐残暴的统治C.大兴土木工程D.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汉律》B.《隋律》C.《贞观政要》D.《唐律疏议》

3.1945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公开发表了词《沁园春·雪》,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其中有

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唐高祖B.唐高宗C.唐太宗D.唐玄宗

4.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句话是谁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

5.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隋亡教训B.有名谏臣魏征C.他是开明君D.三省制的要求

6.唐太宗从隋亡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B.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7.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 8.下列部门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六部 ●我综合我发展 9.阅读下列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曾出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中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2)吸取隋亡的教训。(3)贞观之治。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___,定都长安,最后兼并各割据

势力,全国又归于___________,李渊就是_______

2)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_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他明白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_______,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D.以前统治者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当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C.笼络人才D.维护封建统治 3.简析唐朝前期繁盛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答案:形成原因:①隋朝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用人和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③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和努力发展生产。④人民安居乐业后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前期繁盛作出了直接的贡献。 历史启示:①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作出贡献。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③统治者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自隋唐以来,负责选用、考核官吏的中央部门是( A.吏部B.户部C.礼部D.工部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3.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4.为唐代盛世奠定了基础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 5某班举行“话说唐太宗”的演讲比赛,评委认为张军的演讲有一处错误,表现在 A.李世民和他父亲李渊于隋朝末年起兵造反 B.李世民认识到农民起义力量的伟大 C.李世民上台后提高百姓上交的租税 D.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代明君

6.小王在看族谱时得知,祖上曾有一人在唐太宗时做过吏部官员.当时管辖吏部的中央部门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督察院 7.填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图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8.阅读下面材料: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有人)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材料中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政治主张? 2)唐太宗采取这样的主张,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1)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轻徭薄赋,选用廉洁的官吏。 2)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统治。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得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

1)说这话的是谁?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2)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半年多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案:(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2)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就像一面镜子,使唐太宗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所以,魏征去世,唐太宗觉得好像失去一面镜子,十分伤感。 3)略,言之有理即可。 课本第12页自我测评答案:

方面 政治上

主要内容

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修订法律;宽省刑法。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经济上 法律上 民族关系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09225c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