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32--赠阙下裴舍人

2022-12-03 00: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32--赠阙下裴舍人》,欢迎阅读!
百首,舍人,译注,唐诗,232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32--赠阙下裴舍人

转:毕宝魁的博客 232--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译文】

阳春二月,黄鹂在上林苑中飞鸣,春色洒满紫禁城,拂晓时天色阴阴。长乐宫的钟声到苑囿之外便渐渐消失,龙池旁的柳色在春雨中显得更浓更深。阳和之日也难消我仕途不顺的怅恨,霄汉之间长悬着我的忠心。多年献赋应考仍然没机遇.我真是感到惭愧,已经满头华发,无颜面对你这位头插华簪的中书舍人。

【注释】

[]宫阙之下,指京城中。 [舍人]中书舍人的省称。 [上林]汉时皇家园圃,在今陕西西安市北.此处借指唐宫苑。 [长乐]汉宫名,在长安西北,此处借指唐宫。 [穷途]指自己下第。 [霄汉]天空。此处借指朝廷。 [捧日心]用程昱之事。《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裴注引《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及兖州反,赖昱得定三城。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此句意谓自 []举。 [华簪]簪是固定冠的饰物.当官者用.此处代指高官,指裴舍人。

【评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目的是请求得到裴舍人的援引和荐举。此类诗要不露痕迹,没有穷乞相方妙。

前两联用浓墨重彩描绘皇城宫禁中的穰丽景色,充满富贵气象。本是赠人之作,为何要用一半篇幅写景呢?这正是本诗的妙处,是一


种曲笔。舍人有通事舍人,掌管朝见官员的接纳,有起居舍人,掌管记录皇帝的言行,有中书舍人,掌管起草拟定诏旨,均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只有这样的身分才能随侍皇帝游上林,升朝殿,才能领略欣赏宫苑殿阁中的这些美景。故虽是写景:实是写裴舍人的生活环境,烘托他的特殊身分,是恭维的话。但因用景语,故含蓄不露。四句诗在赞美之中也流露出羡慕之意,为后面的抒情作意念上的铺垫。颈联含蓄地表现自己落第的遗憾和愿为朝廷效力的心情,寓有请求援引之意在内。尾联顺势抒写未遇知音的感慨,含蓄委婉而得体,意思也表达清楚了。既然“犹未遇”,面对显达的裴舍人而惭愧,不就是希望裴舍人能成为自己的知遇者吗?

本诗在格律上有一点需指出,即颔联与首联间失粘。此乃律诗之大忌,不知何故。喻守真认为是传抄之误,是传抄者把首联的两句诗抄颠倒了。当然,如把两句颠倒一下便合律了。但原文如此,只好存疑。所谓粘是指律诗中下一联开头的两个字与前联诗对句开头的两个字平仄必须相同,如不同就叫“失粘”。如本诗颌联出句的前二字是“长乐”,是仄起,那么首联对句的前二字也必须是仄声。而本诗的“春城”却是平声。两字中以第二字为主,不能变。第一字则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许多句子中可平可仄。此有关律诗之大法,故略述及。或许首句入韵之律诗在前两联间粘对要求不严格,杜甫《咏怀古迹之二》前两联亦失粘,即“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风流”与“怅望”平仄相反。此问题待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46bd29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