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22-04-06 18: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欢迎阅读!
乐而不淫,关雎,哀而不伤

《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种正确的爱情观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乐,造字本义:动词,和着演奏歌唱。”——《象形字典》其引申义有:开心的、愉快的等

“淫,造字本义:动词,雨水过度,连绵不尽。”——《象形字典》。其引申义为:放纵的、过度的、泛滥的。

“哀,造字本义:披麻戴孝哭丧。 ——《象形字典》。其引申义为:悲痛的、悲伤的。——《象形字典》

“伤,造字本义:动词,身体中箭受创”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快乐而不放纵自己的性情,产生过度的、泛滥的思想、言行,悲哀却不自暴自弃,使自己受到心理上、身体上的伤害。乐而不淫是不沉陷于自己的性情而胡作非为,“哀而不伤”是不拿大家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下面,我们还是回到《关雎》这首诗来理解这句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淑,篆文由水+叔构成。

“叔,造字本义:动词,尊长手执干戈表演祭亡舞蹈,且舞且叹。——《象形字典》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活动,祭祀是对已故祖先和天神的侍奉,包涵着人顺应它们的意志,与它们和谐共处,和受到它们的护佑,经过祭祀而进行的活动(比如祭祀而后进行战争),往往代表着正义,预示着成功。

尊长手执干戈表演祭亡舞蹈,其中有两点需要关注。一、“祭亡”活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正当正义的活动。二、“祭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尊长,尊长代表族人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正当的,符合尊长在族中的地位和祭祀的要求。

淑,篆文由水+叔构成。水有清澈的表象,水+叔,就有了可以从表象看到内在的正当正义,也有了现实的品质看到将来的尊崇(成为尊长)“淑”的字义里面有善,也能体现出这一点。

所以,《关雎》中的那个女子,不仅有美丽动人的外表窈窕更有正直、担当、善良等的内在,并且这种内在品质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即从她的外表,就能看出她的内在的正直、担当、善良等(淑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很多现代人,所追求的、喜欢的女子,没有了美好的内在,只剩下了窈窕,更甚者连窈窕也谈不上,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欲。

在这首诗的语境中,是配偶的意思。配偶除了要满足彼此


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共同的长久的生活,承担家庭的责任,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关雎》中的那个女子,是一个良好的配偶,不是放纵性情的工具,不是人生中的匆匆过客。

《关雎》中的那个男子,追求的是一个良好的配偶,是一个可以与自己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白头偕老的人,而不是一个工具,一个过客。

所以,《关雎》中的那个男子,虽然喜欢、快乐,却不放纵自己的性情,盲目迁就他人的不是(否则,喜欢的就不是淑女了)

所以,《关雎》中的那个男子,虽然因为得不到而感到悲哀、忧愁,却不会任它伤害自己,更不会让自己泛滥,他会通过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种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来坚持不懈地继续追求。

深刻的浪漫,最终都变成了生活;真正的爱情,最终都与亲情混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9a893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