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022-05-24 14:09: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欢迎阅读!
余香,玫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帮助一个该帮助的人,也许没有任何利益,但却能够获得心灵的满足,这可能就是标题意义的所在。

而事实可能不仅仅是心灵的慰藉,也许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让人难以预料的意外。 这种意外可能是糟糕的,也可能是幸运的。

当年上师范学校和同班同学为一存在精神问题的人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而报警,获得了一次深刻的社会教育,那就是闲事莫管。虽然此事的细节都记不清了(而且没有打算说出来,不过事情过得太久,也看淡了),但确确实实是一次赠人玫瑰手被刺扎的感觉吧。事后一段时间我一直再考虑,如果再次遇到这样问题会不会再伸援手呢?

还好自己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阴暗面的人,并未因此而让自己看破世俗,潜心不管他人事,一心只想为自己。该帮就帮吧,不过再帮就不会那么冲动了(之后也确实没遇到过类似情况,也或遇到了根本没往那处想,也或自己成为俗人了吧)。

可能是因为长大了的原因,以后帮帮他人也就仅限于坐车让让座了。不过这让座也是挺有意思的。2则记得比较清楚,一则在长途小客车上,给一个带小孩的妇女让座,可怜我站了1个小时竟然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另一则是与县一中关老师在奉天一公共汽车给一残疾人让座后(当时人家都没看我们,就更别说谢谢了,不过我们确实非常理解这种情况),正打算让座给一白头发老头时,白头发老头居然当仁不让要抢座,把我俩顿时雷倒了(因为头发都白了,索性我俩就让了吧,大不了再站20分钟)。其余让座问题基本上没有印象了,但个人感觉,我做公共汽车就很难坐到位子上,以至后来再做公汽就找最后面那个座,因为太靠里面,我就是想让座也存在一定问题,再后来感觉做公汽太费心,看到岁数大的、带小孩的、孕妇,赶上我做里面又没人让座我心里都难受(不过绝大多数时候都有人让座)。索性能不坐公汽就不坐公汽了,改了去打车吧,反正也不是天天都坐车,虽然多花点,但心里舒服多了。

当然,绝大多数的帮助都是有回报的,那就是心里舒服。 其实还有不仅仅是心理舒服,还有物理舒服的呢。

我经常去一些技术论坛搞搞交流,说白了就是自己有问题去问问高人们怎么办。不过这是一开始的想法,随着技术的进步还有那种展示一下自己的心理吧,有时候也会给一些技术网友提供一下思路或者直接的代码帮助。很多时候我只有遇到问题才去技术论坛,平时都是靠googlebaidu来搜,那么技术论坛的心中地位基本上就是搜索都找不到了,那么再去问问吧。就是在这种问问,看看和答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意外。那就是,我急需获得的代码和心中一直想追求的代码或原理,往往是在帮助他人解决其遇到的问题时而一并解决,这个因为不是发生了12次而称之为意外,而是发生了无数次而成为了习惯。这


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也是一个绝对让人大跌眼镜的理论。现在看看赠人玫瑰可不仅仅是手留余香了,而是低头赠人玫瑰,突然捡了个钱包的感觉。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我这边有一位医生(帮助人的时候不是医生),因为在火车上帮助一位犯心脏病的陌生人拿药瓶子喂药而获得了该老人的医学真传,而且该人的儿子是京城的大官。如果说他不去帮,那什么都没发生,一切都是老样子,但因为帮助了,从此生活、事业甚至自己的生命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帮与不帮之间存在的可不仅仅是一杯水,一片药那么简单。

当然,帮助人的人,我想在帮助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功利吧,因为功利心会让人想到这样的做法会不会伤害自己,而不是人家是不是应该获得帮助。

也就是,能够帮助他人的人,肯定会再次帮助他人,而不会因为某种不利而终止这种行为; 当然,不喜欢帮助他人的人,即便有帮助的心,也无帮助的力。

突然又想起了一个故事,《读者》里面写的,故事大概是,一家犹太人要遭到德国纳粹的捕杀,他们准备出逃,当时有2个选择。1、求助一个【经常帮助他们】的德国人,2、求助【他们经常帮助】的非德国人。这一家分成2派各自寻求自认为能够帮助自己的人。结果您能想象到是什么样吗?就是那个帮助过他们的德国人再次帮助了他们,而那个他们经常帮助的人出卖了他们。这意味着,关键时刻,你只能信任帮助过你的人,而不是你帮助过的人。那么,你还想帮助他人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a003e249649b6648d747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