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材解析

2022-12-07 08:1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三首》教材解析》,欢迎阅读!
古诗,解析,教材

《古诗三首》教材解析



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出塞》《凉州词》为唐代的边塞诗,《夏日绝句》为怀古诗。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边塞诗。诗的大意是:从秦汉以来,明月就这样照耀着边关,征战万里、守卫边关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如果英勇善战的李广将军还健在,绝不会允许敌人南下越过阴山。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一种曲调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这首《凉州词》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情怀。诗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莫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诗中写到的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诗的后两句抒发了将土即将奔赴沙场、为国献身、无所畏惧的豪迈感情。

《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作家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的一首怀古诗。诗的大意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最后两句用了项羽拔剑自刎的典故,借古喻今,表达了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表达的爱国之情。单元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三首古诗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每一首诗里写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并查找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主要内容,从而把握诗的大意。《出塞》写汉朝名将李广英勇善战,使敌人不敢越过阴山入侵中原。《凉州词》写戍边将士正欲痛饮美酒,却听到声声琵琶催人出征。《夏日绝句》写项羽不肯过江东荀且偷生。

三首古诗,因为相对独立,建议一首一首地教学。教学上以第一首为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借助注释和资料,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理解大意,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并积累古诗。第二、第三首

1 / 2




诗则可以让学生迁移学法,采取自主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教师点拨指导。

1.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5个,要求会写的常用字生字10个。

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中,“塞”是平舌音,指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可以通过扩词“边塞、要塞”来理解字义。“秦”读前鼻音,“征”读后鼻音,可把这两个字放到诗句里反复读,强化正确读音。“将”是多音字,在诗句中读jiàng指将领。学习多音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读音。

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塞、秦、催、雄”横画较多,提示学生不要漏写,注意横画间的距离要匀称。还有一些生字笔画易错,要提醒学生注意,如“亦”下面部分是撇和竖钩,不要写成两竖;“醉”右边部分最后一笔竖不要穿插到两个人字的中间;“秦”的最后一笔是点。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写字经验自主发现。

2.朗读课文。

在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朗读古诗,一是读正确,其中“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在这里作“令,使”的意思,jiào二是读出古诗的节奏,如七言诗的“二二三”停顿,五言诗的“二三”停顿。

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韵味,内化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诗句表达的情感。

3.背诵积累。

在正确朗读、理解诗意后,可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进入画面,熟读成诵。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ff2599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