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材解析

2022-12-29 15: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三首》教材解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解析,教材

《古诗词三首》教材解析



《古诗词三首》包括《山居秋暝》《枫桥夜泊》这两首诗和《长相思》这一首词。三首古诗词在景物描写方面都很有持色。《山居秋暝》为五言律诗,首联统写雨后山中秋景,颔联细写幽清洁净的明月、清泉,颈联转写回家的“浣女”“渔舟”,尾联抒发了诗人厌恶宦海、寄情山水的情感。学习这首诗,应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它的特色是情与景交织在一起,诗中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文本的教学价值就在于,在欣赏作者所描绘景物的同时,理解诗人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创作手法。《长相思》这首词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上片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曲折漫长,下片叠用两个“更”,突出塞外狂风卷地,铺天暴雪的情景,文本的教学价值是理解叠词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进而体会词人愁肠百转的心情。

这是五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要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先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为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写好景物的变化打下基础。

本课可生成四项教学内容: 1.朗读诗词。

这三首古诗词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都写出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课后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因此,在朗读指导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读出诗词的节奏。《山居秋暝》是五言诗,注意掌握“二三”的停顿方法;《枫桥夜泊》是七言诗,朗读时,可以采用“二二三”的停顿方式;《长相思》是一首词,注意上片和下片之间的停顿。

读出诗词的韵味。这三首诗词的韵脚分别是“iuanng,可以让学生找出诗句的韵脚,然后尝试着朗诵。先请学生个别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朗读,最后全班同学朗读,直至朗朗上口,读出诗词的味。

读出诗词的情感。《山居秋暝》是王维官场失意之后创作的一首诗,要通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四句诗读出王维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要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1 / 2




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读出诗人旅途寂寞、孤独难眠的愁绪。《长相思》要通过“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等词句读出词人纳兰性德留恋家园、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背诵积累。

这三首古诗词用词凝练,情感真挚,理应让学生背诵积累。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三首古诗词皆具画面感,为了降低背诵的难度,可以让学生先想象诗词中描绘的画面,然后进行背诵。另外,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帮助记忆。

3.体会写法。

课文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课后习题二中要求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课后习题三中要求学生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可以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词的含义,想象词中所展示的画面,通过“身向榆关那畔行”和“聒碎乡心梦不成”这两句诗体会词人虽思念家乡,却身不由己的无奈心情。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8aecee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