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制计数法》观课心得

2022-12-07 14:07: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进制计数法》观课心得》,欢迎阅读!
计数法,十进制,心得

《十进制计数法》研习心得

今天四年级数学组的所有老师一起观摩了由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王珺老师教授的《十进制计数法》。在长2656秒的视频里,王珺老师很好地完成了“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初步认识自然数”“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迁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的教学目标。整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王珺老师引导下的孩子们的交流发言了,无不闪现着孩子们的聪明伶俐,以及王珺老师的“有备而来”

课堂伊始,王珺老师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到数或者见过数。孩子们七嘴八舌,打电话、钟表上、钱、球衣的号……“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数”这个总结就呼之欲出了,我想不用谁来总结,孩子们都能有这种感受了。交流,使孩子们体会到数的重要性。

接下来,王珺老师让同学们自学数学书第16页和第17页的内容,并交流古时候的人是如何计数的。自学完后,孩子们踊跃举手,并认真倾听了同学的回答。老师就着学生的回答展示对应的图片,古时候的人如何计数就形象地映入了大家的脑海里。王珺老师趁机提了一个问题:“古时候的计数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脱口而出:“不方便”。交流,让数的产生必要性在孩子们的心里奠定了基础。

顺着孩子们的思维,“后来人们又是怎样计数的呢?”王珺老师提出了新问题。学生回答道:“人们发明了一些计数符号,这些计数符号就叫做数字。”另外的学生介绍到:“有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和罗马数字”。王珺老师追问: “各个国家都有了自己的数字,应该方便多了吧。可是,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书写不方便”,在肯定了学生的这个回答后,王珺老师来了个小情景:那时候的一个罗马人想买茶叶,他来到中国一个店铺里,写了一个罗马数字表示想买这么多斤茶,可是,中国人一看这个罗马数字懵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中国人看不懂。“对呀,罗马数字跟中国数字是不同的,交流起来不顺畅。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些商人会有怎样的渴望?”“如果有一种通用的数字就好了。”应运而生的关于阿拉伯数字的介绍,孩子们都是争先恐后的。交流,让孩子们都成为小小数学发明家了。

在认识自然数的学习活动中,王珺老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有多少个?”这五个问题,孩子们经过讨论都能一一答上来,王珺老师却不放过孩子们:“谁能证明为什么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无论说出哪个自然数。我总能说出一个至少比它大一的自然数。”孩子们自信满满地答了出来。交,能突破孩子们认知上的局限和难点。

在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的活动中,王珺老师让多个学生起来说“10个一亿是十亿”,把新知“十亿”和旧知“亿”关联起来,“满十进一”的句式让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铺垫“10个十亿是百亿,10个百亿是千亿”的迁移学习。重复的交流,为孩子新知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石。

在学习十进制计数法概念的活动中,王珺老师让学生开火车来说一说从个位开始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开完火车,“满十进一”在学生的脑袋里久久回荡,里、心里也只有这四个字了吧。“开完火车你得到什么结论?”果然,王珺老师


的问题适时地抛了出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请了好几个学生回答着相同的答案后,王珺老师怎么会放过这大好时机呢:“我们把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交流,让一个复杂的概念变得如此简单。

明白了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学生自然能轻松地说出生活中其它进制计数,“时分秒之间是六十进制计数法”“一天等于二十四小时,小时和天之间是二十四进制计数法”“一个月有三十天,天和月之间是三十进制计数法”、……王珺老师再介绍计算机编程中要用到的“二进制计数法”。交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原来身边很多的事情都蕴含着数学知识”的想法刻进了孩子们的骨子里,数学的魅力大放光彩。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想得明白才说得清楚,说清楚了大概率就能想明白。所以老师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说,重要知识点让孩子多说。当然,能让孩子说出,并且说到“点子上”,肯定少不了老师的好问题和好的引导。在网上查阅到王珺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她的预设十分到位,想孩子之所想,思孩子之所思,也预设了孩子想不到某个点的时候老师要怎样去启发。我自己也刚上过这堂课不久,对比起来,真是汗颜。思己之过,正己之身。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王珺老师学习,备好课,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说并且多说,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交流中灿烂地绽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080d16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