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志 小班“娃娃家”的观察记录

2022-07-19 14:2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作日志 小班“娃娃家”的观察记录》,欢迎阅读!
小班,娃娃,观察,记录,工作

工作日志 小班娃娃家的观察记录

时间 观察地点:小三班教室 娃娃家观察实录: 今天是第三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5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宝宝。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也要了当妈妈,原来是欣欣和萱怡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而其他三位小朋友都已经戴好了角色牌,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欣欣和萱怡: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萱怡抢先回答:因为我平时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欣欣也说:我也喜欢当妈妈。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就对娃娃家的宝宝说:我们先来朗诵刚学过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儿歌吧!孩子们马上大声的念起了儿歌,儿歌念完,我马上问: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爷爷钲文说: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爸爸泓博也在一边补充道:还有小朋友呀!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梵希点点头说:我家也是的。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三个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说:爷、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欣欣和萱怡说:老师提个建议,今天萱怡来当妈妈 欣欣当奶奶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奶奶当的好?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萱怡最终当上了妈妈 欣欣当上了奶奶。刚开始奶奶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奶奶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观察分析:

1.孩子们到娃娃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自己选择角色,戴好了角色牌。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奶奶的角色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选当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选角色牌。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调整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我及时的用念儿歌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

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我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当孩子的投入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马上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

4.小班孩子在自选角色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孩子无法协商角色的选择时,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角色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和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帮助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把遵守规则内化,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8d194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