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023-12-31 16:5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欢迎阅读!
端午节,来历,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五月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习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来历和习俗。 来历:

1、纪念屈原:端午节最广为人知的来历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忠诚于国家,但被当时的权臣陷害而被赶出国都。楚国后来被秦国所灭,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殉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这天划龙舟、包粽子等。

2、纪念伍子胥:端午节还有一个来历是纪念战国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为吴国效力,后来被诬陷而被追杀。他在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也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3、古代巫术驱邪:端午节的另一个来历与古代巫术有关。据说五月五日为阴阳交替之日,邪气盛行。古人通过在这一天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驱邪避瘟,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 习俗:

1、划龙舟:端午节划龙舟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活动,源于纪念屈原。民间认为划龙舟可以驱赶江中的邪气和水鬼,确保一年的平安和吉祥。龙舟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赛事。

2、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是一种由糯米和其他馅料(如红豆、枣、肉等)包裹在粽叶或者其他植物叶子里的食品。包粽子的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投粽子入江,以免鱼虾噬食屈原的身体。 3、挂香包、艾叶和菖蒲: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制作香包、艾叶和菖蒲,挂在门户或佩戴在身上,用以驱邪避瘟,保佑家宅平安。

4、饮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雄黄酒具有消毒驱邪的作用。现代人在端午节时饮用的雄黄酒已经取消了雄黄成分,以确保安全。 5、赛龙舟、登高、拔河等:端午节期间,各地还会举行一些赛龙舟、登高、拔河等民间活动,增强身体素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端午节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在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随着文化的传播,端午节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民间节日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eb6408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