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教学赏析

2023-01-01 23:1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教学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诵读,上册,课外,赏析

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教学赏析

*课外古诗词诵读主要以赏析为基础,学生自学加以背诵。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盼归无作,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全诗如下: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歌写道:“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诗人写道:“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接着诗人就进入到写人的情怀。诗人接着“攀条折其荣”写道: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思妇的衣襟和衣袖,这里写花儿的香味浓,加上这花是“奇树”的花,香气特别浓郁芬芳是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的最好的载体。其中一个“盈”字用得很妙,不但表面了花儿香浓,而且也暗示思妇手执花枝,站立很久。这样,就为推出下面一句做了准备。诗人写道“路远莫致之”,摘下浓郁芬芳的花儿,才想起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在很远的地方,而今这花是不可能送到他的手中的。这两句,前一句是写快乐,后一句写伤感,这在思妇的心理上形成极大的落差。也许,在此时此刻,思妇发呆了,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沉浸在心乱如麻的想象之中。

无奈,还是无奈。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写道:“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感”即感受,或者感动。“别经时”即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意思是说,这花有什么可贵?没有什么可贵的,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这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这样的情感意绪,也许就如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道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一个个希望,一个个失望,到头来也许“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也许“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葬花吟》)。

艺术上,这首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欲扬先抑。就整个诗歌来看,前面六句写了“奇树”上珍奇美丽的花,而且“馨香盈怀袖”,可以说,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到了最后,却说“此物何足贵”?一下子就给贬低了。诗人运用欲扬先抑法,形成心理落差,不但增强了表达效果,而且也表现出了思妇的




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无奈与伤感。

其次,层层清楚。全诗八句,按照内容可分作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环境描写,而第二层次是对人情感的表现。可以说,触景生情,触景伤情,步步推进,思路是十分清楚的。

再次,多角描写。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多角描写,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个方面,多元化地描写了环境及其思妇复杂情感。

第四,情随景生。这首诗歌情随景生,可以说是闺怨诗常用的手法。

《龟虽寿》

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犹有 ”和“ 终为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老骥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时露霸气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赠从弟(其二)》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是采用的比兴手法。本作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于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的意思是说,风声是多么的凶猛,可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诗人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ecf04c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