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去朋友家做客》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3-05-07 01:24: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去朋友家做客》教学设计与反思》,欢迎阅读!
中班,社会活动,朋友家,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科目:社会活动《去朋友家做客》 提供者:黄显芬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对象: 中班



课时:1个课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体会交往的乐趣,要在具体情境中,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我选择《去朋友家做客》这一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和学习去朋友家做客的基本规则和礼仪,从而体验“做客”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及时示范、讲解、情景体验,了解去朋友家做客的基本规则和礼仪。 (二)通过观看影像、交流、讨论,学习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三)体验文明交往、礼貌做客的快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实现的,他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是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内化形成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活动中,我通过讲解、示范,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和学习去朋友家做客的基本规则和礼仪,从而体验“做客”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去朋友家做客的基本规则和礼仪。 难点:学习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活动

创设情境,带领幼儿去豆豆家做客。

(二)情境体验:做客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扮演客人角色。 激起幼儿兴趣

1.和老师一起去朋友家做客。 2.分组、分角色活动:体验去

让幼儿了解去朋友家做客的基本规则


1.做示范、讲解:敲门、和主人问好。 朋友家做客。 2.观察幼儿活动,用摄像机捕捉幼儿表现。

3.指导、评价幼儿活动。

(三)影像再现,学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1.影像回放:幼儿在做客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2.提出问题,让幼儿交流、讨论。 问题:(礼貌行为)他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

(不礼貌行为)他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应该怎样做?

3.小结:对幼儿的礼貌行为进行鼓励,对不礼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情景迁移,丰富幼儿的做客经验 1.播放动画视频:《小客人》 提问:丁丁在做客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做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小客人。 2.小结:做客时要有礼貌、懂规矩,这样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小客人。

(五)结束活动 让幼儿与主人道别。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娃娃家。 2.家园共育。

与主人道别。

1.在娃娃家玩角色游戏,进一步体验“做客”的基本规则和礼仪。

2.在家长带领下,去朋友家做客,用影像或文字记录做客时的情景,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1.观看视频。 2.交流、讨论。

3.知道“做客时要有礼貌、懂规矩。”

1.观看影像。

2.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3.知道“什么行为是礼貌的,什么行为是不礼貌的。?

和礼仪。

引导幼儿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丰富幼儿的做客经验。

自然结束活动。

巩固做客经验。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对幼儿的交流、讨论发言、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eda51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