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境界

2022-11-06 13: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三境界》,欢迎阅读!
境界,读书

读书无止境,但读书有境界。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早为广大读书人所熟悉的读书三境界。

徐宗文先生在谈到学习的目的时,为知、为己、为人称为读书的三重境界,其含义是:

为知,指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博学从而多才,这是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为人,指读书要为黎民百姓,即周恩来少年时的为中华之崛而读书。此为第三境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深刻阐明了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

王世发先生提出的读书三种境界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为第一境。说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为第二境。即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为第三境。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efa2b31a37f111f1855b8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