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2022-09-07 21: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19042005年。四川成都人。1927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三、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组内汇报。 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3.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3“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意思相近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4.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 5.齐读最后一段。 五、指导背诵、积累文字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一篇散文,在讲授的过程中,我重点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自由读、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我先指名试着读一读课文中的某些段落,接着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安排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朗读相互找优劣,并推荐其中读得好的范读,整堂课学生自读有自由的读,有尝试的读,有合作的读,有在音乐配合下有语气的读。“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烦琐的分析,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品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每一名学生都抢着读,学习氛围既轻松又热烈。“以读代讲”打破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66899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