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唐诗解读——李白之《拟古十二首》(其一)

2022-08-28 01: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57唐诗解读——李白之《拟古十二首》(其一)》,欢迎阅读!
二首,拟古,李白,唐诗,其一

157唐诗解读——李白之《拟古十二首》(其一)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注:历历:分明可数。黄姑:星名,又称河鼓,即牵牛星。金徽:一作“金”。唐太宗时将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仆骨为金微都督府,借指边塞。但也一种观点认为金徽指琴。解读:萧士赟在其《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中认为这首诗“此篇伤穷兵黩武,行役无期,男女怨旷,不得遂其室家之情,感时而悲者焉”。陈沆则认为:“此被放以后,怀主之恩,故寄言别后,托情怨旷也”。诗人写夫妻离情,却从闺中之人眼光着笔,则游子之思可见。全诗先借牵牛织女之银河无鹊桥比喻夫妻分隔,然后从闺中之人相思之苦,见瓶冰,知冬寒,霜露欺,秋叶飞,脉脉深情尽在担心之中,罗带长,愁宽衣,骨瘦形削,思极苦极,长宵梦,梦难成,抚琴以寄相思,无限深情,笔端尽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



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


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5ea5d6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