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策略

2023-02-20 20:0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策略》,欢迎阅读!
共育,幼小,浅析,衔接,策略

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策略

摘要: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序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做好全方位的入学准备,使幼儿可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同时对幼儿未来各阶段的成长有直接影响,所以幼小衔接依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永恒性课题。家长需在幼小衔接中凸显出关键作用,幼儿教师必须与家长深入沟通,依托通力合作将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轻松愉快地成长。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合作;共育策略

1创新家园合作教学理念,强化幼儿园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与家长配合,也应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才能在幼小衔接中开展家校共育。幼儿教师需要调整教育思维,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树立家园合作共育的科学观念,加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明确各阶段的合作方式,将合作观念落实到幼小衔接工作中。

幼儿教师应考虑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产生的浮躁心理,给予家长科学的引导,帮助家长缓解不安的情绪并解决家长的困惑,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方向的准确性。

引导家长对幼儿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做到深入分析,并正视幼儿的不足,根据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分析与教育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幼儿才能带着自信心和阳光心参与不同难度的学习。

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析幼儿成长中凸显的特点,意识到时间意识的培养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应帮助家长制定科学的时间表,在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成功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家长与幼儿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达幼儿园,不再过于懒散或频繁迟到。

家长应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幼儿教师将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对活动时间进行科学调整,使幼儿可以在循序渐进的方式下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家长与幼儿园沟通,掌握幼儿衔接工作的目标,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2促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全新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园合作


幼小衔接工作的大力开展,需要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实现。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做出全面与详细的分析,了解幼儿衔接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开展幼儿教育,达到幼儿衔接工作的目标。除此之外,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全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共育,在多方配合下实现教育一体化,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夯实基础。例如,幼儿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养成会受到家长的直接影响,幼儿往往在家长的培养与指导下成长。那么,在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中,家长需引导幼儿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可以按时看新闻,也要按时起床或洗漱。例如,对于幼儿不正确的坐姿或者习惯,家长必须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教育中的主要内容,通过家长的督促,使幼儿改掉坏习惯。

3科学引导家长,让家长了解家园合作实施的途径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教师必须考虑到家长在该阶段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也应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使家长掌握落实幼小衔接与家园合作共育工作的方法。

首先,家长与幼儿教师需激发幼儿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家长与幼儿教师应运用小视频的方式让幼儿看到学习与生活中的乐趣,讲述不同内容的成长故事,使幼儿带着自信与决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幼儿教师与家长。

其次,家长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准备不同类型的学习工具。例如,家长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幼儿选择自身喜爱的文具,与幼儿共同完成家里房间的布置,一起完成家庭活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又如,家长在幼儿教师的帮助下,意识到幼儿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才能不断成长,同时家长主动与幼儿教师沟通,懂得如何帮助幼儿,而不是代替幼儿去做。家长需鼓励幼儿主动整理好衣物并收拾好玩具。家长与幼儿园深入沟通,重视幼儿任务意识的科学培养。幼儿教师需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家长应在家庭活动中引导幼儿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幼儿安排自己的活动,了解活动规则,才能完成更多的活动任务。幼儿教师布置相应的生活作业,由幼儿记清幼儿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求并传递给家长,家长则与幼儿一起完成生活作业,但家长只需配合幼儿,活动的完成方式应由幼儿选择,使幼儿形成简单的任务意识,在家园的通力配合下,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4创建家园交流平台,提高幼小衔接教育效果

家园合作共育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开展,可以有效增强幼小衔接教育的最终效果,而家园交流平台的建立是加深多元沟通的重中之重。


对家园共育平台机制进行不断健全,使幼儿在多方合作下完成各阶段的学习。幼儿教师还应考虑到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要求,引导幼儿带着探索精神参与实践活动,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

家园合作也应得到加强,家长可以进入幼儿园,通过家长开放日完成教育观摩,对家庭教育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共享,同时与幼儿教师实时沟通,科学地解决心中的疑惑,避免家长形成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幼小衔接的家校共育中,幼儿教师必须与家长进行实时互动,明确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家长才能在生活小事中引导幼儿,确保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挥互动平台的应有作用。

幼儿人际关系的形成需要幼儿教师的引导。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心理变化需要入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家长也应以此作为幼儿成长的切入点,强化幼儿处理交际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需要运用游戏或者户外活动的方式,引导幼儿通过协商去解决问题;家长则是鼓励幼儿独立完成简单的家庭任务,要求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主动与家长沟通;幼儿教师应基于家园合作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长应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身安全,更好地落实教育

5结束语

综上述,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相互连接。幼儿教师与家长必须带着前瞻性思维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做到极大程度的重视,才能帮助幼儿成功度过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从小学课程设置的特点与教室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掌幼儿教育的启蒙特点,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通过多元方式转变幼儿及家长原有的角色认知,提高幼儿衔接工作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小利.优化特殊时期家园合作共育的思考[J].幼儿100(教师版),2020,(10):40-43. [2]曾丽芳.家园合作式幼教模式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3,(35):82-8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f9c4d3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