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纪录片《美国工厂》影评

2023-04-19 22:2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分纪录片《美国工厂》影评》,欢迎阅读!
美国,纪录片,影评,高分,工厂

高分纪录片《美国工厂》,揭露了21世纪的困局



《美国工厂》是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出品的第一部纪录片。它刚上线,

就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我关注的很多博主也在推荐它。确实,它也没让我失望,我承认它的爆红是来源自身品质,而非奥巴马夫妇的明星光环。影片用了大量对比。从福耀集团建厂时美国工人的欣喜到工作两年后对福耀的怨言, 日工作八小时却怨声载道的美国工人与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却勤勤恳恳的中国工人,追求平等自由权利的美国人与讲究团结爱岗敬业的中国人……影片中的冲突此起彼伏。就如一千个人心中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些冲突都有自己的解读。我想讨论两个问题。 首先是职场里的制度和自由。在电影里,美国工人控诉福耀制度太僵硬,上班时间不能聊天休息,一点自由都没有。中方代表则反驳,美国员工不服从制度,工作效率低下,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这一片段,我看了三次。 我很渴望自由。我曾经在银行呆了几年,我觉得银行是最没有自由的地方。遍地都是摄像头,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能在视频里清晰呈现。这对银行员工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的隐私赤裸裸暴露在监控里。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种制度是有益的。它可以督促员工格尽职守,让我们产生敬畏之心。在与客户发生经济纠纷时,调出录像更有说服力。这时候,摄像头就成了保护自身权益,维护银行公信力的最佳手段。 我们都希望长出一双翅膀,驰骋在职场的蓝天里。但是不受制度约束的自由是最低级的自由,往往会麻痹人的思维,然后被丢进臭水沟里。制度就如安全带,守住我们的底线,太松起不了作用,太紧就束缚了员工的创造力。如何在职场的制度和自由中实现平衡,恐怕是所有企业都要思考的一个难题。

其次,是卷还是不卷?俄亥俄州代顿曾经是繁荣的汽车城,GM的汽车工厂为

小镇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机会。但美国汽车行业没落之后,小镇基本都失业了,很多人好几年找不到工作。2016年福耀集团在美国建厂的时候,当地媒体称之为“救世主”,小镇人民都欢欣鼓舞。但是两年后,福耀集团已经走下神坛,遭到小镇的诟病。 美国制造业濒临衰退,竞争力远不及中国。小镇工人失业这么久,得到难得的用工机会后,为什么还不认真工作,仍旧挑三拣四呢?不论在什么行业,加班加点其实都是常事,为什么美国员工有这么大的反应呢? 他们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的前辈用献血和汗水才换来员工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工


作也需要生活。全球经济下行,许多国家都在着面临经济危机。人们的就业难度攀升,特别是体力劳动者,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拼劳力换取报酬。美国的就业形势也是如此,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工作还能用一种优越的,“我不加班”的态度工作吗?受到疫情影响, 中国经济也在衰退,“卷”已经成为年度热词。环境如此,我们都在泥潭里挣扎,用越来越廉价的时间换取旧有的体面。我看到外卖小哥几乎全年无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风里来雨里去,只为能够养家糊口;我看到互联网大厂高学历的精英们,昼夜无休,但还是逃不过被毕业被裁员的命运;我看到一些中小企业主,在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飙升和疫情封城的形势下,苦苦挣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越来越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自由还是制度?是卷还是不卷?是工作还是生活?你怎么选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fd0f2e01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