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对外贸易(2)(附答案)

2022-08-13 21:1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对外贸易(2)(附答案)》,欢迎阅读!
古代,经济政策,对外贸易,中国,特点

对外贸易课后练习(2)



1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你回到秦朝,哪种食物你吃不到( A.稻米

B.猪肝

C.葡萄

D.粟米

3 据韩琦的《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统计:殖民地时期,西属美洲生产了大约10 万至13万吨的白银,其中向美洲以外地区输出了大约80%以上,这些白银的近一半流人了中国(明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中国( A.白银是唯一的货币 B.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 C.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D.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

4 郑和下西洋进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明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D.明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

5 2008816日,《洛阳晚报》刊载了《洛阳西安孰是孰非 丝路“起点之争”不容回避》一文。能证明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的证据是( ) ①洛阳的白马寺 ②洛阳出土的胡人陶俑、古罗马金币 ③洛阳的龙门石窟 ④洛阳的少林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

6 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 A.朝贡贸易 B.全球贸易 C.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

7 海洋是地球的“血脉”,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都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


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形成及南海问题由来》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南海诸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材料二 “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 国,后驶至中国,……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护货者听。 ——魏源《海国图志》

2)结合材料二,魏源认为欧洲列强崛起的表现是什么?他提出了怎样的海权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不能得到保障的原因。

材料三 在战略关注向亚太地区倾斜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构建亚太“小北约”,已基本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封堵态势。 ——张召忠《美国构建亚洲“小北约”遏制中国》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活动目的。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

8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9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 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0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参考答案: 1 答案: C

解析: 古代大商帮的出现主要是在明清时期,故④不选。 2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史实。葡萄是汉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故选C 3 答案: D 4 答案: C 5 答案: D 6 答案:

7 答案: 1)关系:宋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海运事业发达;海外扩张,占领海外殖民地; 观点:创设一支强大的近代海军;保护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控制;旧中国政府的腐朽无能;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 3)目的:加强对太平洋地区的控制,包围中国。

4)认识:海权决定大国兴衰;适度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中国应该保护自己的领海土主权,努力维护海洋权益,同时要和平利用海洋 8 答案: B

解析: 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汉武帝时期既开创了陆上丝绸之路,同时也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个很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汉武帝的重要历史功绩。也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当然不需要通过丝绸之路。 9 答案: C

解析: 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材料只能表明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所以本题是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10 答案: B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2000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