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村居

2024-01-29 14: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村居》,欢迎阅读!
二首,古诗,课时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

微课名称 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村居》

□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Powerpoint制作、微课录制软件

《村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一单元第1课的课文,这首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以及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快乐情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本节微课设计思路是: (一)看图说话,激趣导入。

通过看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学文,入情入境。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习古诗第一、二句,儿童们放风筝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知诗中儿童快乐的心情,从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 (三)看图想象,理解诗意。

联系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第三、四句古诗。感知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和烟雾蒙蒙的迷人景色。

(四)熟读古诗,积累背诵。

让学生知道《村居》是由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一首的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非常出名的描写春天的诗歌。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指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自己和作者喜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情感。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





1、认识“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趁”“童”3个字,积累“堤、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2、在朗读、品悟古诗中感受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一、看图说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好!我是。欢迎大家来到“小小演说家”舞台,今天我们演说的主题是“春天”。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姹紫嫣红)。孩子们,看到图画,你们想到了什么?

1(小草黄莺图),有位诗人特别厉害,当他看到刚从土里钻出来小草和天空中飞舞的黄莺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咱们再读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早春二月天辽阔高远的天空。)是的,短短七个字,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展现在我们眼前。

2这位诗人名叫高鼎,清朝杭州人。这句诗描绘的是他隐居在农村时所见到的春天田园的景色,所以诗名就叫《村居》。

二、看图学文,入情入境。

1、我们来看看,《村居》这首诗还描写了哪些景色?(读古诗《村居》)

1:还描写了河堤岸的杨柳树。

“堤”是挡水的土坝,所以它是“土”字旁,读di.。堤岸、河堤。这堤岸上杨柳树美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拂堤杨柳”让我感觉到很美。早春二月,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特别的柔美。

3:从“醉”字也可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出示金文“醉”)“醉”是会意字,左边的“酉”字表示酒,右边的“卒”字表示喝酒过度,失去正常神志。诗人这个“醉”字用的特别好,柔软而又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读:“拂堤杨柳醉春烟”)

2、我们在读此句诗时,“拂”字读短,“烟”字拖长,读出“拂堤杨柳”的柔情,读出陶醉其中的感觉来。请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拂堤杨柳醉春烟。

3、小结:“草长莺飞二月天”这句诗给人一种蓬勃向上,充满生命力的美,而“拂堤杨柳醉春烟”让我们看到了春天柔美的一面,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都很美。我们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三、看图想象,理解诗意。

1、(出示小孩子欢笑声)听,是谁在嬉戏欢笑?(出示插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是的,陶醉在美丽春景中的诗人,顺着欢笑声望去,只见一群散学归来的孩子在放风筝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出示“鸢”字),谁认识这个字?(yuān),出示“纸鸢”,知道纸鸢是什么吗?猜对了,就是风筝。(出示风筝演变图)纸鸢就是风筝。

3、(出示课文配图)看,图中这两个小朋友也在开心地放风筝呢。大家猜猜,诗中的小孩子放风筝时的心情是不是与大家一样?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他们的心情很激动、紧张、快乐,看到自己的风筝放上去了,又有点自豪,我是从“早”和“忙趁”中感受到的。),你说得真好,咱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

教学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354064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