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2022-07-22 19: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欢迎阅读!
二首,古诗,课时,下册,单元

1.《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村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点,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拉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重的地方。(由不认识的,要 调、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 “莺”的韵母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阴读的时候语速要精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计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木十寸 =立十里 4.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5. 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学生甲:用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学生乙: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诗。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知道连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三、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轻拂河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 急忙趁着温暖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①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②学生自由读诗。

③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⑤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草长常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最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神韵。

⑥瞧,草儿时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 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你们想配合这更 册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⑦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这么美妙的画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的。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 (指名说) 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最吗?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温暖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③读了这两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人诗里读出来吗?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 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四、背诵全诗

1. 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 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来这首古诗。 2. 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五作业布 1.背诵古诗。

2. 搜集诗人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教学反思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村居》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带人一个青草 萋萋、百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情景中。在美丽的春天里,教师采用各种朗读形式(: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活出古诗的的味。在初步感知整前古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配上哑语吟诵古诗,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让学生进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2.教学时教师可以会试不一句一句地讲解古诗文,而是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语言,在家歌声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创造图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4bf62e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