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史学,进化论]进化论视域下的《新史学》

2023-01-20 19:2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视域,史学,进化论]进化论视域下的《新史学》》,欢迎阅读!
视域,史学,进化论

进化论视域下的《新史学》

要:《新史学》是鲁滨逊阐述“新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19世纪末20纪初的大变革环境为新史学思想的孕育提供了土壤,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为“新史学”思想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其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对鲁滨逊影响较大,他认为是生物学家把用成长和发展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的方法传授给了历史学家。在《新史学》中,鲁滨逊的科学历史观念、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效用以及历史解释中的对过去的继承性发展无不显露出进化论的思想痕迹。本文从进化论的角度解读《新史学》一窥进化论思想影响下美国史学思想的变迁。

关键词:《新史学》 鲁滨逊 进化论 思想

进化(evolution)源自拉丁文evolutio,意为“发展”“展开”“运动”“变化”等。“进化论”一词最早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通常意义上的进化论是指生物界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发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书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该学说一经提出便反响强烈,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合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进化论虽只是一种自科学理论,但一经提出便震撼了整个思想界,它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生物科学的范畴,掀起了一场思想革命。英国学者皮特?鲍勒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传统世界观的挑战归纳为:1.时间尺度的扩张。按照特创论,宇宙的历史并不长,六天的创世记就发生在几千年前,但进化论却认为地球的历史至少有几十亿年。2.变化宇宙的概念。传统世界观实质上是静止的观念,进化论却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持续变化的世界中。3.放弃设计的思想。特创论维护超自然的力量在物种起源中的作用,进化论却认为无需借助超自然的目的,就可解释现存生物的结构。4.放弃奇迹。《圣经》表明上帝的干预无处不在,进化论却相信科学,神的干预根本就不存在。5.将人类纳入自然序列。基督教强调人类的优越性,进化论却强调人类是动物界中的一员,人类的发达状况可能远远超越其他物种,但仍在自然进化的序列之中。{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乃至自身的认识,对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詹姆斯?哈维?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市。1884年入哈佛大学,18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年进德国弗赖堡大学,受到了兰克学派严格的科学训练。鲁滨逊坚持不懈地宣传他的“新史学”观点,并于1911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新史学》。进化论的层累观念、继续变化的概念和通过无止境的明确因果链而运行的概念深刻影响了鲁滨逊的历史研究,他相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认为新科学的进步异常迅速应归功于自由地运用了进化的理论。鲁滨逊爱徒巴恩斯认为进化论的基本假定对促进新史学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影响。“特别是生物学家对于生物的成长的兴趣。诚如鲁滨逊教授经常指出,是生物学家首先用成长和发展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的方法传授给历史学家的。这是新史学的每个重要方面的基石。{2}

二、进化论与新史学思想

(一)科学历史观

一般历史学家存在的如偏重政治史、编年史等诸多通病遭到鲁滨逊无情的批判。在他看来,历史是进化的,今必胜古,时异则事变,现代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过去经验解


决现在问题变成一件危险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各种科学知识的进步已经将我们对于人类来源、进步和希望的种种观念革命了。史学变革也是时代的必然,“历史不是一种停顿不进步的学问,只要改良研究的方法,搜集、批评、融化新资料,它定能进步的。历史的观念同目的,应该跟着社会和社会科学同时变更的。而且历史将来一定能够在我们知识生活中占一个比从前还要重要的位置。{3}

鲁滨逊考察了西方史学发展脉络:作为文学的附庸的历史――穿上了宗教的大褂的历史――文艺复兴后的历史――16世纪以来尤其到18世纪历史明显地转向了世俗世界,表现为历史哲学的兴起、政治史研究的范式、宪法史研究的历史。这种考察之后,鲁滨逊认为这些都不能称之为科学的历史;真正科学的历史,应该注重普通人事,发现、应用天然的定律,要去研究历史的“然”与“所以然”。鲁滨逊认为,历史学不仅要知道事实的“然”而且要知道其“所以然”历史学家要想得到进步就不能不接受其他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只有与他们形成新的同盟,才能达到“大大增加历史研究的力量同范围使研究历史的结果比自古以来还要有价值”{4}历史学范围的扩大与任务的革新,历史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史学的刻苦训练是必需的,但不同的是,这种训练范围进一步扩大了。人类过去的一切事情、人类的一切发现、史学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有的必须彻底精通。在鲁滨逊看来,历史研究的兴趣应该是广阔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治史者应进行广泛的预备性训练。要真正能够从事他们心目中的“新史学”研究,就必须懂得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社会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比较宗教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地理学等。唯有与其他学科联盟,才能称得上科学的历史。

(二)历史效用与解释

莱尔在1863年出版《古代人类》,第一次将人类很古的学说介绍给世人,打破了历史原有配景。在人类进化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得出两个结论:普通所谓的古人,实在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古代人类进化很慢,到了后来速度加快。作者以进化论的观点为依据,阐述进步的根据。在作者看来,人类崇古到转向将来有一个发展历程,其中培根的贡献巨大。培根号召大家研究四周和世界上真正的东西以增进人类的幸福。实验科学的发展,进化学说的提出使我们对进步有了新看法。进步观念下,历史的效用是为现实服务的,鲁滨逊认为历史学在工业时代,应承担教育的作用,使工人明白现在同过去的关系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而这种态度不仅可以使他们成为最好的工人而且可以使他们觉悟他们工作的价值,历史与工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工人了解现行工业制度的合理性与先进性,而不是去推翻它,在这里历史的效用是“实用主义”的。在历史解释上,鲁滨逊把现在当成是对过去的继承性发展,即“历史的继续”;在作者看来,传统史学家着重于史料的考证性记载,在他们笔下,史学只是史实的单纯性事件记述,历史只是由一系列不能体现时间因果沿革变化的单一事件所组成,然而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发现维系着历史发展那根隐藏的线索才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所在。“当我最初教授历史的时候,我不能不承认我实在不十分明白人类过去对于我们的意义。后来,我慢慢地觉得我们的知识同思想,完全是依赖过去的,而且唯有过去的可以解释我们自己的现状和事业。{5}这种对过去历史的推崇充满了现实的关切:历史是为解释现在。因此,鲁滨逊主张历史学者应彻底树立历史的观念,应该像生物学家追寻植物和动物界的进化一样去追溯人类的变化。新史学强调研究事件的由来、提倡历史的持续性,主要是受到进化论的影响。鲁滨逊教授经常指出,是生物学家首先把成长和发展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的方法传授给历史学家的。他认为,历史时常需要重新编写。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于过去的知识,常常有所增加,从前的错误常常有所发现。这无疑提示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必须


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而不能把历史看成是一成不变的。{6}?

? 三、余论

鲁滨逊的《新史学》一书对现代史学界影响颇大,现代史学研究成果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新史学的痕迹,但是,《新史学》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首先,鲁滨逊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没有飞跃的渐进过程,否认突变,忽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不懂得突变在社会变革中的必然性与巨大历史作用,其结果必然导致历史唯心主义。{7}其次,新史学并不能真正地称为“新”。受文化史观的影响,新史学把历史的任务着眼于对文化制度的起源与延续的研究,这是新史学家认为的“重要性”的历史事物。显然,这只是对历史研究关注点的转移。再次,“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8},新史学反对年代史学,正如克罗齐指出的:编年史学不是思想的结果不是真正的历史。仔细考量,新史学并没有跳出“当代史”的范式。新史学抱着一个目标去回溯到历史研究中,带有强烈的目的去研究历史,不免会有一种曲解历史的动机。最后,新史学妄图让历史学家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他不仅熟练掌握了传统史学的研究技能,而且需要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和动态。历史学超越了所有分类学科,其近乎哲学化的倾向与历史哲学家眼中的历史学几乎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历史哲学更追求一种永恒、绝对的力量,而新史学追求一种发源、一种制度的跨历史阶段的传承。

{1} 黄勇生:进化论思想与晚清、五四的文学变革》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 []鲁滨孙:《新史学》,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83页。

{3}{4}{5} []鲁滨逊:《新史学》,何炳松译,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第61页,第83页。

{6}{7} 张广智:《美国“新史学派”述评》《世界历史》1984年第2期。

{8} []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页。

参考文献:

[1] []鲁滨逊.新史学[M].何炳松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2] []鲁滨孙.新史学[M].齐思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 [意大利]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 王文锋.鲁滨逊“新史学”思想述评[J].社科纵横,2012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b06dff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