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歌文化

2022-08-31 06:1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朝诗歌文化》,欢迎阅读!
唐朝,诗歌,文化

唐朝诗歌文化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疆域广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高峰。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科技、文化、商业、建筑,唐朝均处于世界前列。唐都长安成为当时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洛阳、扬州、成都都是闻名的商业都市。由于国内南北文化的汇合和国际文化的交流,再加上统治者的重视,唐代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全面繁荣,雕版印刷技术逐渐成熟,文化艺术出现了灿烂辉煌的局面。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宦官专权、军阀割据和黄巢大起义导致唐朝衰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亡。 诗歌创作的高度繁荣使唐代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的作者群非常广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都热情地从事诗歌创作,这是过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现象。唐人上自帝王后妃、王子公主、文臣武将、举子秀才,下至士卒小吏、渔人樵夫、村妇小儿、僧道乞丐、宫女娼妓,大多会诗能吟。孟郊《教坊歌儿》写道:“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中国真正成为“诗的国度”。初唐以后,宫廷文学就逐渐失去了在诗坛上的主导地位,真正有突出成就、对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其家庭出身大多并不显赫,政治地位也并不高。有的著名诗人如白居易晚年仕宦显达,但他在诗歌领域的地位与其政治地位没有直接关系。总体上看,诗歌创作在唐代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诗人数以千计,作品数以万计,形成群星璀璨的盛大局面。由于唐代诗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许多诗人来自社会中下层,他们对社会各方面情况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自身的经历也往往更为曲折丰富,因而,唐诗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诗歌的题材与内容来说,咏史怀古、饮酒赋诗、壮丽河山、农家田园、边塞战争、塞外风光、友谊爱情、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参禅礼佛等,都在唐诗中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唐诗中各种传统诗体兼备,无论古体诗,还是近


体诗,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格律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进一步成熟并定型,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诗歌教育的黄金时期,诗歌的广泛普及正是诗歌教育兴盛的结果。唐高宗以后,进士科考试逐渐偏重于以诗赋取士;唐玄宗将诗赋定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繁荣,也促进了唐代诗歌教育的普及。唐代文学百花齐放,诗歌成就最为显著,名家辈出,流派峰起,作品繁多,异彩纷呈,百花争妍,万紫千红,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词是产生于唐代的又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但它和传统的诗歌有显著区别。词最初孕育于唐代繁华城市中的歌楼妓馆,是歌妓们按照新兴的燕乐演唱的小曲,为了适应乐曲的需要,渐渐形成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制的文学形式。由于当时词是酒宴上的歌曲,以抒情委婉细致见长,而很少表现严肃重大的社会内容。晚唐出现了温庭筠、韦庄这样大量作词的文人。唐代的诗歌教育就植根于这一时期灿烂的诗歌文化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f86ad0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