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07-26 21: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欢迎阅读!
常州市,江苏省,中考,试题,答案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A.河姆渡黑陶钵 B.殷墟甲骨 C.商鞅方升 D.半两钱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3.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市镇经济繁荣 B.文化专制松弛 C.外来文化影响 D.印刷技术进步 4.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这群人属于(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1950年,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后,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抗美援朝 B.进军西藏 C.挺进大别山 D.发动三大战役 6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文章中最早刊登于《人民日报》的是 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C《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 D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



1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A.开放五口通商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法国通史简编》的作者认为,古代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是诸子平分土地。下列文献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凡尔登条约》 D.《人权宣言》 9.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改革。其直接目的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实现文明开化 C.变革幕府体制 D.恢复天皇权力 1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麦克斯韦 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1“和约在德国引起的深刻不满,一开始便暴露了这个和约的脆弱性,这种不满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对希特勒的崛起发挥了作用。”材料中的“和约”是指( 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 C.《北大西洋公约》D.《欧洲联盟条约》 12“他在最后历史关头把奥斯曼帝国从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中拯救出来,把一个君主神权国家演变成为一个立宪民主共和国。”材料中的“他”是( A.华盛倾B.玻利瓦尔C.甘地 D.凯末尔

13.“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D.卡达尔改革 14.右图是主题为《“民主”推销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冷战”结束后的美国 A.继续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B.按照自身价值观塑造世界 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

9分,第169分,第1711分,共(图中戴礼帽站立者寓意美国。图中五个“门” 29分。

从左往右依次寓意: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

15.9分)阅读下列材料:



2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材料一 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些代表人物的许多活动及其成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长久的影响。 材料二 唐太宗的独特之处,是在治理国家上,对君主个人的局限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较讲究统治的方式和方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甘霖《变局》

材料三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发布诏令:“郑锦(经)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汉武帝时期“具有开创性、集大成”特点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避免“君主个人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举措有哪些?(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规定澎湖、台湾”后设立的地方管辖机构的名称, 并简述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推动国家走向强盛的主要因素。2分)

16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等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以石灰,统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远近民人观看者,无不肃然懔畏。

——摘自《林则徐选集》

材料二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3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族从1840年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获得的胜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题最终打了个结。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洗礼,是任何说教、任何精神财富都不可比拟的。

——摘编自金一南《浴血荣光》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并说明两者性质有何相似之处?(3分)

2)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角度看,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关联?(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中,汇聚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分)

17.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是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

——摘编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银行体系的改革、增强政府对生产的控制、开始建立社会安全网。

——摘编自《剑桥美国经济史》

材料三 二战后,联邦德国确立了福利国家的原则,社会保险的内容、范围和功能大为扩充提高。到70年代后期,用于社会福利保险的开支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不断加码的社会保障系统已成了国家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4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四 改善民生要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在工农业两方面“增强政府对生产的控制”的主要措施。新政又是怎样建立社会安全网的?(4分)

3据材料三,归纳联邦德国的“福利国家”制度有什么特色?该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3分)

4)综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建议。1分)

5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B 2D 3A 4D 5A 6B 7D 8C 9A 10B 11A 12D 13C 14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9分,第169分,第1711分,共29分。 15.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直接推动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2分)

2)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3分)

3)台湾府。1分)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分)

4优秀人才的突出贡献;统治者个人才能和品德;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16.1)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权利益遭到践踏。2分)都具有反侵略斗争的性质。1分)

2)材料二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2分)

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分) 4)勇于反抗外来侵略,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等。2分)

17.1)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3分)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2分)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分)

3)内容、范围、功能不断扩充提高;社会保险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大。2分)加重了政

6


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府的财政负担。1分)

4坚持从实际出发,将福利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分)

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4e062087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