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以及其特点

2023-05-08 12: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以及其特点》,欢迎阅读!
郊区化,美国,特点,及其,现代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以及其特点



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其不同特点,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1920年为界,此前为近代郊区化时期,此后为现代郊区化时期。美国近代郊区化以有轨交通为主要技术条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近郊的发展为主。而现代郊区化的主要技术条件是汽车和公路的发展,发展进程突飞猛进,以远郊的发展为主。美国现代郊区化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0年到战后初期,是郊区化的加速发展和波动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战后初期与50-60,是郊区的爆炸式发展阶段,郊区人口在美国人口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个阶段为70年代至今,是后郊区化阶段,郊区的异质性逐步增强。 一、美国人口的郊区化进程

1.美国现代郊区化的开端和波动阶段

郊区化并非美国现代城市所特有的现象,而是早在近代时期就已出现并且势头日趋强劲。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近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而1920年以后,由于私人小汽车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的逐渐形成、经济结构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联邦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郊区对中心城兼并的抵制等原,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在20年代以前,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郊区。比如在1900-1910年和1910-1920,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分别高于郊区的%%,这说明美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然而在20年代,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而郊区为%,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百分点。此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美国人口的分布开始由以集中为主转变为以分散为主。所以20年代是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的开端。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郊区化的速度放慢,但人口增长率仍然高出中心城个百分点。 40年代,郊区化的速度回升并超过20年代。这一阶段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波动性两个特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每增加100,郊区占人,中心城占人。虽然中心城人口的增加仍然多于郊区,但郊区所占新增人口的比重比前两个年代有显着提高,%%猛增到%30年代,郊区所占的比重更大,大都市区每增加100,郊区就占人,即接近60%,而中心城只占人,郊区所占比例已大大超过中心城。由此可见,2030年代是美国郊区化发展的转折时期,此后,论从人口增长率来看,还是从新增人口占大都市区的比重来看,郊区的发展速度都超过了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区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


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由于大萧条和二战的影响,美国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比如,纽约郊区在20年代的增长率为%,30年代降为%,芝加哥郊区从%降为%,克利夫兰郊区从%降为%,洛杉矶郊区%降为%尤其是住宅郊区的建设更是裹足不前。这一时期的郊区化主要是靠工业在郊区的投资带动了人口的郊区化,因此表现出与20年代和战后繁荣时期的不同特点,即郊区人口的增加以下层工人为主,人口的异质性比较强。而在20代和战后繁荣时期,虽然工业的郊区化也带动了工人的郊区化,但郊区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社会中上层,他们为逃避城市生活的烦恼,而在郊区建立世外桃源式的居民社区,因而人口的同质性很强。但由于该阶段郊区化进程的缓慢性,这种异质性对郊区人口的同质性特点并未产生重大影响。 2.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郊区的爆炸式蔓延

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郊区化浪潮最为波澜壮阔的时期。人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年轻人要组建家,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于是在郊区出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为繁荣的建筑热潮,郊区呈爆炸式蔓延开来。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为郊区的蔓延创造了条件,许多住宅建筑公司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大量使用预制件,成批地建造住宅。同时,这些大公司还从整体上对郊区社区进行统筹规划,学校、商店、乐、医疗、教堂等基础和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由于郊区社区的迅速建立,郊区人口急剧增长。5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增加了1900,增长率高达%,而中心城仅增加了630,增长率只有%值得注意的,许多大城市还在对郊区进行大规模的兼并,否则,中心城的增长率将只有%,郊区则高达%,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为中心城的41倍以上同时,大都市区的规模越大,郊区的发展速度越快。比如,3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中,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只有%,而郊区为98%而在10万人口以下的大都市区中,中心城的增长率为26%,郊区为74%。进入60年代以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有所降低,%,但仍然是中心城增长率%4倍以上。但是,如果从郊区所占大都市区新增人口的份额来看,60年代比50年代更高,5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中心城仅占人,郊区占人,而到6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郊区竟占去了84,美国郊区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1970,郊区人口达到75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而中心城和农村人口各占%,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和农村人口。可以说,美国已经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

年代的后郊区化时代

70年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放慢,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只有%但这主要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4f7e9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