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拼音化的“同音词”问题

2022-12-06 11: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谈拼音化的“同音词”问题》,欢迎阅读!
同音词,拼音化,谈谈,问题

谈谈拼音化的“同音词”问题



目前提出来的同音词分化方法主要有两种:1.采用异拼;2.后加表形或表意的字母;

笔者认为,后加表形或表意的字母的方法不可取。拼音文字恰恰是不需要表形或表义成分的。加上代表字形或字义特征的字母来分化同音,却又不参与发音,那还叫什么拼音文字? 而且,如果采用后加表形或表意的字母的方法分化同音词,势必要采用“异拼”标调。由于标调的普遍性,造成“异拼”的缺点——对现行方案的改动比较大——扩大化。

真正造成理解困难,而必须分化定型的同音词,从整体上来说,总是不多的。而标调在整体上是非常普遍的、必须的。由于上面提到的“异拼”的缺点,所以,从社会成本上来说,“异拼”适合用来分化同音词,而不是用来标调。打个比方,某单位开会,应到100人,实到97人。统计时,记下实到人员名单或者只记下未到人员名单,哪个方法更经济?

而且“异拼”标调法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对声调的把握不准,容易造成同一个拼音词的拼写形式差异很大,不利于在人脑中形成固定的“词形”,不能建立条件反射,继而影响到我们的阅读速度。我们在阅读英文时,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读,而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扫”读,原因就是它们的“相貌”已经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 关于拼音化领域的一些问题 200132023:41:39

一、关于同音分化:

同音词的问题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以至于不普遍定型就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语义理解了吗?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可是,事实是,只要不是太脱离语言实际的,或者是故意虚拟出来的一些实际语言中并不存在的“同音混乱”的例子,即使是不标调的拼音,虽然读起来慢一点,多少有点费劲。但无可否认,毕竟也基本上能够理解。 如果是标调的拼音,造成严重的理解障碍的情况少之又少。以前的基于普遍定型的各种方案主要都是针对不标调的。

这里以微软拼音输入法版为例,来说明语义理解问题到底有多难。

微软拼音输入法是以语句输入为基础的。笔者一直使用这种输入法,对它的功能的强大有深刻的体会。

即使不标调,它的一次性转换正确率也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如果采用标调,转换正确率将大幅提高,起码在95%以上!这仅有的5%的错误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用户音调把握不准造成的。而且这还是在使用了“模糊音”功能的情况下。

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转换错误是因为电脑断词难以做到100%正确,如果再采用分词连写,一次性转换正确率之高将是相当惊人的! 机器犹能做到这样,何况我们人脑乎?


目前,那种主张尽量普遍定型的观点基本上已被抛弃,分歧主要在定型的多少上。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大家的分歧并不大。

至于简化定型的那些字,比如有人把“一”定型为“y”,有人定型为“i”,个人的主观因素很大。由于现在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这些不能算作分歧。

有人提出,如果拼音文字能求得与汉字的某种对应关系,起码我们碰到一些同音人名就不至于无法区分了。我个人认为,人名的同音问题根本不能算做一个问题。因为这跟语义理解毫不相干。即使是使用汉字,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千千万,也没见着出现什么混乱。同名的人只有碰在一起才会造成麻烦,这时候语言本身就会自动调整。比如,我们把威廉姆斯姐妹一个称为大威廉姆斯,一个称为小威廉姆斯,把布什总统父子称为老布什和小布什。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如果不是对语言学不甚了了,那就是故意制造混乱,混淆视听。

地名的问题也与人名有类似之处。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重庆”与“崇庆”。然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方法,试图用这个问题来证明必须普遍定型的论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总之,一般而言,同音词问题主要是指纯粹语言学意义上的语义理解歧义,而不是指诸如人名、地名之类的问题。

二、关于标调

拼音文字究竟要不要标调,这个问题可以说已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谁都无法漠视这一现实。不标调,读起来不顺畅,磕磕绊绊的,要边读边猜,很费劲。

目前的争论主要在标调方式上。主要有这几种:

①采用字母标调; ②采用符号标调; ③采用数字标调; ④采用大小写标调;

无论哪一种标调方案,都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其它方面又都可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多,或少。怎么评判呢?这就要看都是些什么样的缺点,谁的方案能在最大的限度上趋利避害:哪些缺点通过某些改进,或者采用某种变通的方法,可以将它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哪些缺点解决起来比较麻烦,以及会不会造成某种严重的后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5d5bc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