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四篇

2023-03-14 06:3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四篇》,欢迎阅读!
条形,上册,人教,反思,年级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条形统计图》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容,主要介绍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及其优缺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和要点,本课我认为我们应当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特别在课堂上注意发挥学生的探究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好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统计图。在观察图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画法,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再适当进行点拨,完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就是注重细节,突破难点。学生已经掌握如何画条形统计图,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情况。如何才能画一个美观、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呢?那就是注意画图的细节。其中包括统计图的题目、时间等一些细小的地方等等。我就让学生注意题目中给的细节。力图完成一个美观,完整的条形统计图。还有就是对统计图格子不够时的处理,启发学生学会一格表示多个。这节课的不足在于在学生统计的过程以及作图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不应该过高估计每一位学生的水平,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做图中的问题。对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格的画法还应该再加强练习。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操作性课题,感觉比较抽象、枯燥。这节课中数学概念教多,有1°的认识、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量角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课堂上我首先通过故事讲述、动态演示1度角的产生;还让学生闭眼感知想象1°的角有多大,自己画1°的角。使“度”的概念形象化,而且分解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难点。刚开始我发现有些学生拿着量角器就想量角,但却不知怎么放在要量的角上。于是我及时让学生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认识量角器时,我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回答很不错,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两行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行从左往右,一行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度”“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等。但在读角时学生却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这时我让学生在量角器上读出内圈和外圈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如(30°、150°),学生通过这两个角的认读,认识到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同时还要注意读量角器上没有标数的角如(75°)这样可以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来。


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说如何量角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可以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虽然是笔算乘法的关键,但学生有了二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果单是由教师讲解,难免会有枯燥无味感。在教学时,我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对于如何笔算145×12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 让学生

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交流时,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有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

在练习的评讲,将重点放在学生容易错的题目或常见错误上。让学生做老师,

进行批改纠错。分析这道题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那么错在哪里?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纠正了学生错误,加深正确做题的印象。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明确要求,包括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等,作业批改时也从严要求。

《大数的读写》教学反思

开学伊始,我们学习了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内容,通过学习我发现,看似很简单的学习内容,有的孩子学起来错误频出,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凭着感觉和经验读数写数,根本不把课堂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当中。对此,我针对学生的各种错误,在课堂上进行了反馈和对比,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方法的优越性,对新方法逐渐理解接受了,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实现了。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有了前几节课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基础,按理说学生已经有了知识上的迁移认识和能力,应该顺理成章的就会读写了,在复习阶段,通过学生的回答我觉得在读法中,含有三级的数的读、写法,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每一级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不是整个数中间所有的0都只读一个。例如:602000003这个数的中间就有很多0。在不分级的情况下,可能就会有很多同学读错。所以我引导同学们先分级、再读数,明确每一个0在每一级的哪一个位置,确定哪些0是该读的,哪些是不该读的,不要盲目地乱读。我认为在读法中,我们要求学生养成分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634357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