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读后感600字

2022-09-07 17:0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收了三五斗》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读后感,600,三五

《多收了三五斗》读后感600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小学时我读了这首诗知道了字面上的意思,在

的解读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而如今,读了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才真的豁然开朗,深刻领悟了其中的是非曲折。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一篇文章,寥寥片段,三两个无名无姓的人,便为我们刻画了整个社会。他笔下的农民,收成坏了,活得辛苦;盼得要愁白了发,终于,收成好了,多收了三五斗,却还是活得辛苦,甚至,情况还不如收成坏哩。多讽刺!

明明粮食是自己种的,洒的也是自己的汗水,自己累死累活,怎么一句话东西就成了人家的,倒落得自己吃不上饭了呢?农民百思不得其解。倒不是真的不得解,而是更令人无奈的无解。能怎么样呢?反抗意识大家都有,咱谁都不想卖青春卖血汗便宜了他人,只是反抗便有了出路了吗?没有。

谁都知道,当时中国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幸福安定成了一种奢侈。叶先生大笔一挥,满心悲哀地、愤怒地将一腔情绪化

字,让人读起来不由得开始跟着激动起来。这种情感共鸣,在农民一点又一点否定出路时犹为剧烈。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怎样的社会?农民的身上压了三座大山,让人喘不过气来。日复一日的辛劳在希望破灭的那一刻让人失望,甚至是无可奈何的绝望。而最令人无法释怀的,是那米行人越发讽刺不屑的神态。

说来有趣,叶先生这篇文章中有一字出现频率极高――明晃晃的几个“洋”字在一次又一次“孜孜不倦”地出现后终于让人不再忽视。“洋肥皂”“洋火”“洋油”……生活中极为常用的东西,在带上一个“洋”字后,似乎就染上了一份意味不明。原来表面上繁华的街道,已然成了洋货四面扩散的恐怖现场。叶先生如此写文,便是让人感到赤裸裸的可怜!可笑!可悲!

多收了三五斗米,又丢了一份希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78cb02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