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2022-04-11 11:1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欢迎阅读!
内蕴,西楼,意象,积淀,丰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作者:朱文成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08年第03

西楼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大凡喜爱古典诗词的人都知道,在唐宋诗词中,西楼是个高频率的经典意象,譬如: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白居易《寄湘灵》) 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磬两三声。(元稹《寄浙西李大夫》)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郎士元《冯翊西楼》)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沉。(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 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李欣《宴陈十六楼》)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分外明。(晏几道《少年游》)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

西楼一词始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顾名思义,西楼应指家居主要建筑前面西厢处的小楼。西楼的朝向自当面东背西,且西面开有小窗或留有小廊,主人可以倚窗或凭栏远眺西方之景。因此,诗词中的西楼常伴随着黄昏落日出现,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斜钩(晏殊《清平乐》)、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张耒《风流子》)、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斜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等句子即是。除黄昏落日之外,西楼还常常与月亮相亲相伴,结下不解之缘,如皎洁西楼月未斜,窗户寥亮入东家(施肩吾《夜笛词》)、楚萧咽,谁寄西楼淡月(周密《玉京秋》)、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张南史《和崔中丞中秋月》),似乎登上西楼,就可以看到月亮。

笔者查阅了《唐诗汇评》、《唐宋词汇评·唐五代卷》、《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发现西慢慢由一个具体的存在演变成一个抽象的情感寄托物,该意象常依附着忧伤、愁苦、悲切、幽怨等情思。例如,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晏几道《采桑子》)、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李玉《贺新郎·春情》)、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姜夔《鹧鸪天》)。

西楼所以和忧愁、苦痛、悲戚联姻,首先是由倚窗所见夕阳黄昏和暗淡的景象引发出来的。因为在古人心目中,日暮时分当是远游之人归家的时刻,登西楼者目触日落时昏黄惨淡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08925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