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和孩子都值得听的古诗词精讲·月夜忆舍弟

2022-04-10 00: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人和孩子都值得听的古诗词精讲·月夜忆舍弟》,欢迎阅读!
古诗词,精讲,月夜,人和,值得

杜甫《月夜忆舍弟》没有一个字眼的孤独,却是悲从中来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并不是那种第一眼就让人震撼,让人惊艳的作品。他的诗是慢热型的,你只有花了时间,你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你才会感到他的诗歌中所包含的深厚情感。就拿这首《月夜忆舍弟》来说,你初看,同样是表达兄弟之情,感觉并没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样的句子脍炙人口。但是如果你有了一些经历,比如说你现在住校,平常不回家,当你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离开家,迎着冰冷的寒风,向着校园行进,你再来比较一下,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能打动你,还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更进入你的心灵。虽然今天没有了戍鼓,也不存在晚上的宵禁,萧瑟空落的街道,从氛围上和戍鼓断人行更为相通。而你的耳机里响起的孤独的歌声,其实也就是边秋一雁声在今天的回响。

杜甫的伟大究竟在哪里呢?我觉得就在于他从来不是很概括地去写,从来不用那些抽象的词,而是将一切的感情都化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他写思念,却从来不会出现思念这样的词,他写高兴,也绝不是今儿老百姓真呀真高兴不断的同义反复。你们看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的是欣喜若狂,可是开篇却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写的是哭啊。有生活阅历的人,看到这一句,真的会流泪。就像这首《月夜忆舍弟》,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思念、想念和回忆。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大海,每年假期都会在海滨城市渡过一段时间,也特别留恋假期天天都去海边的快乐时光。前几天我带他去武汉长江边看灯光秀,可是他对壮观绚烂的灯光秀并不那么感兴趣,却是沿着堤岸的台阶,一直走下去,走到江边,看着江水的涌浪不断拍打着台阶出神,久久不愿离去。虽然他没有说一个字,是这个场景就让我感到了,他想念大海了。同学们想想,是我的孩子对我说我好想念大海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它更触动我呢,还是像这样,他对灯光秀毫


不在意,却盯着江边的一簇簇涌浪出神更触动我呢?其实,想念,思念都是抽象的词,杜甫很少用这样的没有表现力的词。杜甫说自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这个意思啊,随手能用的词他不会用,为什么呢?千篇一律啊。他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诗句,要找到在那个真正打动自己的刹那。

当城楼上报时的鼓声响起,整个城市变得分外安静。房屋外面空无一人。正在这时,一只孤雁的鸣叫从安静的屋外的天空中传到耳边,而这就是此时此刻的杜甫所能感受到的唯一的另一个生命的讯息。没有一字言孤独,言悲伤,悲从中来的孤独却是油然而生。从这个时刻开始,露水将要凝结成霜,这就是露从今夜白,天气就要一天天寒冷了,心中难道不渴望一丝温暖和安慰吗?只有天上的明月,还散发着皎洁的光芒,故乡的月亮也是这一轮月亮,可是在这寒冷孤独的异乡,月亮哪里有故乡那般明亮呢?这两句诗浑然天成,正是眼前之时令景色,一字不言对往昔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可是思念之情,往昔的美好,此刻的孤寂却全然包含其中,这才是真正的信息量大啊。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它有三美,首先是色彩之美,纯洁、皎洁;其二是跳跃之美,从白露为霜,跳跃到皎洁月光,又跳跃到故乡之月和他乡之月的对比;其三是情感之美,在这样一个场景中,这样自然的联想,这样自然的心情的流淌,情感是自然的,同时又是深厚的。 后面几句诗,都是大白话,家常话,这也是杜甫诗歌的一个特点。在我们一般看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结果应该是写出别人想不到的诗句。可是杜甫写的却是家常话。即便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名句也是从寻常处道来。然而,真正的感动和触动却正在这样的家常话中,却正在这样的生活细节、情感细节和语言细节当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完全是诗人境遇的白描。有弟皆分散,人生的聚散离合其实也不少见,只要彼此还有共同的根,还有共同的守望的家园,虽然人不在一起,却终究会怀着团圆的希望。可是战乱的残酷不仅在于亲人的分散,在于同一棵树上原本相聚的枝叶的纷飞,在于它将这些枝叶共同的家园,将这棵大树连根拔起,这就是无家问死生的格外的沉痛,从此彼此如同断线的风筝,各自飘零,再难有音讯相通的时刻了。最后一句,实际上是在自我安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自然让人对亲人的安危深为担忧,寄信也是毫无音信,所以这时,只有安慰自己,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平时寄信也常常收不到,更何况现在还在打仗呢。而这样的自我安慰其实又更加折射了诗人此刻失去亲人音讯的焦虑。在自我安慰的同时,也寄托了对亲


人一切平安的深深渴望。所以语言虽然直白,但是情感却是曲折丰富。其实生活中的语言,许多都是这样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就看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得到了。 在这里,我想说说爱国的问题。毫无疑问,杜甫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三吏三别,以及像这样的写尽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诗句。为什么这些诗歌是爱国的诗歌呢?这是因为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国也并非抽象的符号。只有爱这个国家的人,人民,爱亲人,爱身边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这首月夜忆舍弟,不仅是在挂念着自己的弟弟,其所抒发的感情同时也正是无数有着同样遭遇的人民内心的强烈感情。杜甫写出了人民的心声,写出了无数普通人的心声。这正是他的伟大,他的爱国之所在。

这首诗在写作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最重要处就是学会少用高兴、思念、难过这些概括性的表达情感的词汇,而是将情感体现于具体的场景、意象、思绪的描述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个鲜活的生命、生动的灵魂。

下面说说这首诗的考点,首先作者杜甫,字子美,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从写作背景来说是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故乡洛阳很早就沦于敌手,园尽毁,亲人离散。其二是要注意的字词,只有个别字词需要提示一下。戍鼓是城楼上打更的鼓,断人行就是鼓声响起后开始宵禁,晚上不能出家门了。边秋一雁声的一就是一雁就是一只孤雁的意思。寄书长不达的长就是经常、总是的意思。其三就是诗句的赏析,重点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句。你要明白,月是故乡明,其实违背科学常识,它是心理的感觉,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同时这两句诗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调整之后,突出了核心的意象,也使得整个诗句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有力、深沉。考试如果涉及对这首诗主题的把握,你一定要写出三层含义:其一是牵挂亲人,其二是同情人民,其三是心忧国家,这三个层面是融汇在一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711a11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