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2

2022-06-29 22:44: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音乐史2》,欢迎阅读!
音乐史,中国

中国音乐



填空

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乐舞。

2.《候人兮猗》传说中以写禹的妻子等待他回来而唱的一首为最早情歌。()

《箫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尽善尽美(古乐舞)

3.骨笛距今约有8000年历史。

4. 周初建立了宫廷音乐机构——大司乐。大司乐的两个职能是: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

5. 六代乐舞又称“六舞”,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小舞:是指规模较小的乐舞。

散乐:这类是指民间乐舞

四夷之乐:周边部族的乐舞、歌曲。

宗教性乐舞:天旱时求雨用的《雩舞》和秋季驱除瘟疫时所用的《傩nuo舞》

6. 《诗经》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现存305,简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500多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


风——共160,包括15国的民歌,这些民歌流行于北方各地。《风》是《诗经》的精华,《风》中的民歌充满了真挚、纯洁、浓郁、丰富的感情色彩。《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关雎》、《伐檀》等作品。

雅——大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共105,分大雅和小雅,主要是贵族创作的歌词。大雅多是朝会宴飨之作、小雅多是个人抒情之作。其中多为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同情人民的作品。

颂——共40,多为祭祀宗庙祖先的乐歌,作品内容都是颂扬统治者的“文德”、“武功”,形式千篇一律,词语晦涩难懂。

7. 《诗经》中的《风》部收录的主要是北方民歌,战国时期南方民歌主要收录在《楚辞》中。

8.荀子的《成相篇》,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的唱词

9.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

10. 乐律学理论:1)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以弦长为计算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其内容主要记载于《管子.地员篇》。

2)朱载堉的新法宪律

11.孔子,一生自始至终提倡音乐。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云乐,钟鼓云乎哉。”

12. 《乐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专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著作。全书旧传有23,现存其前11篇。

13.《碣石调·幽兰》——最早的文字谱


14.《酒狂》——此曲为魏晋时期文坛上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所作。

15. 歌舞戏代表剧目有《大面》、《钵头》、《踏摇娘》。

16.荀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的规律。

17.《声无哀乐论》的作者:嵇康。(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18.《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李隆基根据印度的《婆罗门曲》改编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神话色彩)

19.变文是唐代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其名称来源于佛教。

20. 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

21. 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22.《潇湘水云》:出自南宋著名琴家郭沔。

《海青拿天鹅》:是我国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一首琵琶套曲。

23.朱载堉,明代乐律学家、历算学家,其主要乐律学研究成果大都收入其《乐律全书》,“新法密律”的计算成果最早见于《律历融通》。

24. 《乐书要录》是一部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对了解唐代乐律宫调有重要价值。

25.《词源》是研究古代乐律和宋词音乐的重要文献资料。

26.冯子存代表作品《喜相逢》(50年代)是根据内蒙“二人台”的过场音乐改编的。刻画了亲人依依惜别时的愁苦和别后重逢时的欢乐,该曲成为北派笛子的代表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daadbf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