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吆喝》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2023-01-16 06: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吆喝》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欢迎阅读!
吆喝,下册,人教,教案,单元



18《吆喝》

【教学目标】

1.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2.整体把握文意,品味作者对老北京的怀念之情。 3.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你是一个走村串户买东西的,你会怎样吆喝叫卖呢?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萧乾1910127日~1999210日)原名萧秉乾,生于北京,蒙古族。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主要著译作有《梦之谷》《人生百味》《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本文选自《北京城杂忆》 三、读《吆喝》,知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明确以下问题:

1、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吆喝声?(勾画并标上序号)

算卦的,卖大柿子的,卖秫秸杆,做的玩具,卖烤白薯的,卖糖葫芦的,卖山里红的,卖炸豆腐的,卖冰棍儿的,卖萝卜的,卖荞麦皮的,卖蛤蟆骨朵儿的,卖馄饨的,卖荷叶糕的,卖硬面饽饽的。

2、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吆喝声有序地组织起来的?(注意把握关键句)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从早到晚,一年四季)

3、作者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主要从11——14自然段去分析) 引出话题(器乐表演到声乐表演),介绍吆喝声,对吆喝声进行品析评价 (具体内容,表演形式,音韵节奏) 四、赏吆喝,品语言

1这么多的吆喝中, 哪一句让你一听,就垂涎三尺?请大家选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




的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品读。

例:“馄饨——开锅”,这句最吸引我,我仿佛看到那冒着热气的锅里,馄饨薄薄的皮,大大的馅,在深夜里吃上一碗很舒服。 五、悟吆喝,说感情

1.请大家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句,想想在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什么感情?

2.寻找语句,读出感受,交流感情。

1)抓程度副词:如“更值得一提” “更喜欢” 2)抓评价语、褒贬语:“十分精彩” 六、学吆喝,再体验

老北京最本色的方言,机智幽默,贴切鲜活,极富表现力,再加上吆喝人的个性演绎,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也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 1、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各挑选一种吆喝,自己试着编个调子,唱一唱。

2、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艰难,他们面对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七、探《吆喝》,学写法

1.如果你是老北京人,文中哪种吆喝最能打动你的钱袋? 2.再次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吆喝,用这个句式回答:

“我以为 最有趣,因为 (可从吆喝词,吆喝时的语调、语气、效果等方面着手赏析。

3.如此多的吆喝,作者是怎样巧妙的串接起来的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提示:顺序、关键句……)学生跳读课文,寻找关键语句(过渡句、总领句、段落中心句) 过渡句: 总领句: 段落中心句: 八、品吆喝,识吆喝人 1.北京吆喝人的生活处境如何?

2.教师朗读第九段,学生思考:吆喝人的处境、心态,作者的情感。

3.“馄钝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2419f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