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第五课《搭石》教学设计

2022-08-06 22:0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第五课《搭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年级,石》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致趣,导入新课

1、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2、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2、将不懂的词语划出来,同桌互相交流,提问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4、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交流:

1、理解词语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适宜:合适;相宜。

生硬: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嗜好:特殊的爱好。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本文指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的美、生机和活力。 清澄:(水、天空)清亮。本文是清亮明洁的意思。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2、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溪是乡亲们的必经之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为了通过小溪,人们在小溪里摆放搭石。 第二段(第2自然段):描写老人摆搭石的情景,反映了老人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写人们走搭石的优美画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第四段(第5自然段):赞美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3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4、“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 (扣住“脱鞋挽裤”反复朗读去感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 ②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③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4、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5、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


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 学习第三自然段

1、.“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摆搭石: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2)走搭石:①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②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③年轻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

2、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 假如—— 巧?

(划出相关句子) 三、总结全文

1、课文为什么以《搭石》作为题目?

课文以《搭石》为题,是因为:(1)作者以“搭石”为线素,按”话搭石一摆搭石一走搭石一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2)借“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课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板书设计

搭石

话搭石 摆搭石

搭石() 心想他人 无私奉献

走搭石 赞搭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a68f8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