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课标解读

2022-04-13 05:11: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词课标解读》,欢迎阅读!
解读

《秋词》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一书中,古诗词教学内容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及情感来确定可以。教学过程中也不需过于深入。

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如下:

1、能依据诗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 2、能说出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是虚构之笔。

3、能说依据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对诗句描绘的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画面。

4、能简要的指出诗词中意象的含义。 5、能简要的评析诗词的艺术手法。

6、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在《秋词》一诗的教学中,我以朗读教学为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个层面: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音韵、节奏和重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读出古诗词应有的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初步感知诗歌的内涵。这个层面的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秋词》这首诗歌意思简单,能较好的考察学生简单的文言知识和诗歌理解能力。

第二个层面:赏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并对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画面。找出诗句中写实与虚构之笔。在这一层面的教学中,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让学生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画面,结合诗人的背景知识,挖掘诗歌背后的情感,将诗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做简单的评说,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中实景与


虚景的巧妙结合,进一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三个层面:悟读诗歌。将诗人的情感与个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体会人生的不同境界。在该层面的教学中,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其他诗人的经历及诗歌,展开讨论,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人生的哲理,体会逆境与顺境对我们的意义,坚定学生的意志。

在教授《秋词》一诗中,让学生在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的同时,将诗中抽象的目标转化为一个个具有可感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体会诗歌一实一虚,以少胜多,笔墨简炼的艺术特点,更好的实现《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教学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c9a80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