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

2022-08-05 05:1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咏怀古迹》,欢迎阅读!
咏怀,古迹





磐石五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制作时间】 【授课类别】

2017.2.16 新授课

【制作教师】 【授课班级】

刘影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二、【知人论世】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世称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

【课题名称】 《咏怀古迹》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学习目标】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诗史

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

【教材地位】 重要诗歌体裁 【知识精髓】 咏史怀古诗 【课前5分钟】 学生台前演讲

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温故知新】

噫吁嚱!危乎高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

蚕丛及鱼凫,__________________!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_。西当

《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__________________《三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青

二、背景介绍

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 ___

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又闻子规啼夜月,________________

1.创作背景

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能一展抱负。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差点获刑。虽然最终获救,但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

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其 《咏怀古迹五首》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公元766(唐代宗大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

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五首组诗,以抒情怀。







历元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






三、【感知诗歌】

1 注音

青冢 ________ 画图省识春风面 ________ 一去紫台连朔漠

2、梳理诗歌: 将下列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联系诗人的遭遇,思考作者和昭君有哪些相同点?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五【方法梳理】 1、概念:

怀古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2、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⑴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⑵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分析目的) (4)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鉴赏技巧)

四【鉴赏诗歌】

1、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谁?诗中有什么样的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怨恨”点明了本诗的主旨,昭君怨恨什么?找打文中诗句并概括





1、下列关于“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B “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C构想出了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静谧壮丽的图景。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地灵则人杰、钟灵毓秀)

D 借雄伟山川侧面烘托王昭君这位具有山川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19bd7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