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见证业务的注意事项

2022-04-20 01: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办理见证业务的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见证,注意事项,办理,业务

办理见证业务的注意事项



见证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非诉讼业务,尽管业务量不大,但同样需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

首先,见证是我们应当事人的申请,根据自己的亲身所见,以法律服务所的名义,依法对法律事件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活动。见证的主体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而见证的名义是作为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的基层法律服务所,与民间私证,以及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公证,都有根本的区别。当事人请求见证的事项,往往是对法律规定的内容了解的不够详细、不够具体或不太放心。因此请我们见证,是想寻求多一层保护。我们进行见证,主要是根据现行的法律,对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在见证过程中,我们要以见证人的身份从事见证活动,我们既不是代理人也不是调解人,而是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外的具有独立地位的见证方,具有证明和监督的双重性质,有利于解决经济纠纷。

其次,见证对双方当事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因为双方当事人既然自愿申请见证,而且双方之间的法律行为也已经见证,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当事人就不得对已见证的事项随意变更、修改或废止,而应自觉履行。我们进行见证,是我们以自己特殊的身份,较为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并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服务所的名义,作为见证人,从第三者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证明当事人所为的一定的法律行为,这在客观上使被见证对象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而在双方当事人发生纠纷引起诉讼时,通常可作为认定事实、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证据效力。以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见证的主要法律事务包括: 1、对各类合同的见证; 2、婚前财产的见证; 3、赠与合同的见证; 4、遗产、遗嘱的见证等。

第四、办理见证所需要的基本材料:

1、双方的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原件)。


2、合同文书。

3、相关事项的权属证明。

4、同时需要本人或授权委托人到场参与。 第五、办理见证业务应当注意的事项。

1、见证应首先严格审查核实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我们在对合同各方当事人的主体身份进行调查和认证时,主动去查明当事人的真实身份,仅以当事人自行提供的材料作为认定主体资格的依据远远不够,还要查明自然人或法人的真实身份,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代理人的代理资格、代理权限;当事人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以及合同履行的可行性。对企业来说,应当调查企业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等,对相关的证据和材料,还应当到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若委托人要求出具《见证书》时间紧迫,致使我们无法事先进行相关审查工作的,《见证书》中应予以披露和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义务和风险。 2、见证要勤勉尽责、严格审查核实见证事项的真实性。 从见证的目的看,见证不仅仅是对行为的见证,如只对合同签字及盖章行为的真实性做见证,并不对双方合同的内容做见证,这样,我们做为法律服务职业的专有属性就不能得到体现,见证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法律意义!见证之所以不同于普通公民的作证,主要体现在见证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负有对见证事项合法性审查的义务。

3、从事见证业务,应当依据已经知悉的客观情况,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应当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予以严格保密。

4、见证的法律文书既要符合法定的实质要件;也要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例如:委托人亲自在法律服务工作者面前签名、盖章;进行合同见证要查明当事人提交材料的真实性,确定意思表示要真实、明确,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重大误解的情形。 5、为避免委托人对见证效力的误解,避免纠纷的发生,办理见证之前,应当向委托人说明见证的内容和法律效力,并应在询问委托人后制作询问或谈话笔录。制作笔录,对于确定当事人的委托事项、确定委托人的主观意图及事实有重要作用,因此,是我们应当进行的工作内容。


6、应坚持回避原则,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为其本人、配偶或本人、配偶的近亲属办理见证业务,不宜为自己的亲友作见证,以保证见证文件的客观公正性。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要求,见证遗嘱需要二名以上的见证人,因此,对遗嘱见证的业务操作必须由2名以上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

8、要坚持自愿、公平、直接和客观的原则;

9、对法定的强制公证事项不得见证;不得承办法律法规禁止或者规定不应由法律服务工作者见证的事务。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不予见证,拒绝出具《见证书》: (1) 委托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有瑕疵; (2) 委托人无权委托;

(2) 委托人在委托见证事项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3) 委托见证事项的内容或所涉标的违反法律的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且委托人不同意纠正或补救的;

(4) 委托见证事项的事实不清或有其他重大瑕疵; (5) 发现委托人有违法动机或目的。

10、见证业务程序要完备,见证书内容要符合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fb76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