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潮剧

2022-08-25 00: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与潮剧》,欢迎阅读!
潮剧,我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与潮剧

作者:马伊琳

来源:《广东教学·初中语文2017年第22

潮剧,既不似京剧那般浓墨重彩,也不像黄梅戏那般纯朴清新,更不如秦腔那般高亢寥……但它俏丽、婉转,而且它一直陪伴我成长,让我钟情,让我难忘。

小时候,奶奶每天下午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潮剧,我也就依偎着奶奶看了起来。记忆里,华丽的戏台上,戏子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拖着长长的袖子,随着锣鼓的声音,在台上耍着花枪,音调忽高忽低,咿咿呀呀地说唱着悠远的历史。那时还懵懵懂懂、对潮剧文化并不热衷的我,却因一个钟爱潮剧的奶奶而不得不常常面对着它……

奶奶说,以前逢年过节,乡中邻里总会潮剧,每当这时老老少少们都会搬着小板凳到临时搭建的戏台下去看。那时的戏团都是在乡镇里巡回表演,为了方便,戏台都是由竹竿临时搭建的。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潮剧表演只有到了过节拜神才会难得有一次,每当这个时候,台下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虽然当时的表演既没有字幕,也没有先进的音响,只有充满噪音的广播设备,播放着台上演员们的曲声,但是戏迷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大家都沉浸在潮汕大锣鼓的铿锵声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现在逢节拜神仍会有潮剧表演,却不再是以前用竹竿搭的临时戏台,而是搭建了固定舞台,观众们的椅子也早有配备。潮剧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人们并没有因为新事物的衍生而离开它,反而有更多人爱上了潮劇这门传统艺术。土生土长的潮剧正以其独具一格的风采吸引着新一代的戏迷。

今年春节,我又一次有幸在现场欣赏潮剧。儿时眼中厚重的戏服原来是那么华丽精致,印象中忽高忽低的音调,咿咿呀呀的唱腔到了现在逐渐成了箫、锣、笛、鼓等多种乐器的配合,唱、念、做、打的艺术方式加上抑扬顿挫的潮汕方言,儿时的亲切记忆在这清丽悠扬的乐曲悠然打开。

一声声曲调回绕在梁头,一个个动作荡漾在脑海中。时间雕刻了故事,也雕刻了一代代人的记忆……潮剧,是一代代潮汕儿女的共同记忆,是潮汕文化的瑰宝。

【点评】 全文以清晰的时间先后顺序,将自己对潮剧逐渐了解和渐生情愫的过程娓娓道来,从一开始不得不陪着酷爱潮剧的奶奶观看,进而在逢年过节时快乐地欣赏,到后来深刻理解人们喜爱它的原因,内在的情感线索也一脉相承。在作者深情地回忆中,一幅幅充满地域特色的画面依次展现,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感浸润于字里行间,读者们仿佛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3b23c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