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笔记

2022-04-10 08:3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访笔记》,欢迎阅读!
家访,笔记



家访笔记

走进孩子家庭 收获点点滴滴

——记我的家访工作

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幼儿园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走进孩子家庭,老师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倾听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因此,家访工作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每走进一个家庭,都会给我不同的心情感受,有欣喜也有失落,有开怀也有担忧,有感触更有自责。掩卷深思,收获的不仅仅是感慨。

雷蒙茹小朋友在幼儿园特别文静,很少言语,课堂上更是静得出奇,我一直认为她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可是那天的家访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来到她家,茹茹欣喜地说“老师来了!”便拉着我进屋。这可和平时连老师也不敢喊的她大不相同呀!更让我想不到的事,我坐下之后,她消除了在课堂中的拘谨,一改往日的文静,叽叽喳喳地跟我说这说那,还招呼我喝水、吃东西。“茹茹在家一直都是这么活泼开朗的吗?”我问平时在家照看她的奶奶。“是呀,她在家话特别多,每天回来都给我讲幼儿园的事情,也喜欢家里来客人。”奶奶带点自豪地说。孩子为何在家与在幼儿园判若两人呢?我很疑惑。和奶奶的谈话中得知,孩子父母常年打工,奶奶一个人带她,也很少带她出外玩。是呀,孩子一直在这个小环境里和奶奶居住,当然和奶奶最亲近,在奶奶跟前无话不说;可到了幼儿园这个大环境里,孩子的心灵似乎没了依靠,变得胆小,对周围的人不信任,让人觉得她很内向。我们向她的奶奶建议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父母也常回来陪陪孩子。同时在幼儿园我们也多和她交流,鼓励她与人交往,给她说话、锻炼的机会,树立她的自信。一段时间后,孩子渐渐开朗了,也阳光了,课堂上还能看到她高举的小手。再次跟踪家访时,奶奶高兴地说:“孩子现在更喜欢上幼儿园了。






作为老师,看到孩子的改变与进步,我很欣慰。如果不是当初走进孩子家庭,我恐怕会一致认为她就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孩子,那我会看到孩子可喜的变化吗?孩子出现问题一定有他的原因,我们要找出症结,对症下药,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农村家庭,家庭教育确实还需老师引领与指导。很多时候,当孩子表现出一些“症状”时,一定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就说那次的家访吧„„

肖点衣,一个父母都是老师的孩子,在幼儿园却表现出以下“症状”打骂人、抢夺他人玩具、破坏他人搭的积木、挑食不吃菜、一不顺心就大哭。这样一个孩子,我们很有必要到他家里去一趟。敲门后,孩子热情地招呼我们。的确,活泼、聪明、有礼貌是他的优点。可当我们进入家里时,眼前的情景让我们大吃一惊:孩子的衣服满沙发乱放、积木、玩具汽车等扔了一地,墙壁上也有乱画乱刻的痕迹。奶奶很不好意思地说:“这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回来就把东西乱扔,我简直收拾不过来,他妈也不管。”奶奶告诉我们:孩子特别调皮、任性,一说他他就顶嘴、闹脾气,他爸他妈也顺着孩子,孩子要啥就给买啥,有时我批评孩子,他妈还跟我来气。很明显这个孩子是被惯坏了,主要问题还在于父母。我不禁要问: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父母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谁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怎样的爱才算真正的爱?

我不停地这样感慨着、思考着„„可当我走进张世周小朋友的家庭后,我的内心却涌动着羡慕、赞赏与感动。家里一尘不染,收拾得井井有条。张世周的妈妈告诉我们,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孩子的事情坚决让他自己做;每天晚上孩子给父母端洗脚水,早上孩子自己整理床铺;放假后合理安排一日作息时间,经常带孩子观察大自然,探索各种有趣的东西,拓宽孩子知识面;教孩子明辨是非等。这样一个懂教育的家长,怎能不让我敬佩与感动呢?难怪孩子在幼儿园是那样能干、出众?我们让家长把她的育儿方法、育儿心得等做一整理,然后在班级家长会中进行交流,这无疑对其他的家长有很好的教育与促进作用。






孩子自私,家中必会有这样的教育“你的东西不许别人用。”孩子不会宽容,因为奶奶这样对他说:“他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很认真,是因为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每一次家访,内心都涌动着不一样的感受,牵动着我无限的思绪。家访既让教师、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孩子,促进家园共育,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以及怎样改进。同时,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孩子是一种激励;家长更能理解我们的工作,这是对家长的触动。

家访拉近了我与家长、幼儿的距离,在与家长诚挚的交谈中,我收获着点点滴滴。虽然很累,但内心很充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15b3986bd97f192279e9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