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描写角度

2022-11-19 04: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鉴赏描写角度》,欢迎阅读!
古诗词,鉴赏,描写,角度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 一、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二、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

“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


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三、声与色的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五、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3bf6ad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