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词】《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宋词赏析

2022-12-04 23: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宋词】《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宋词赏析》,欢迎阅读!
宋词,东流,辛弃疾,念奴娇,赏析

【全宋词】《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宋词赏析



【作品介绍】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是作者书写自己爱情的词作。此首艳情之作写得缠绵婉曲,哀而不伤,用健笔写柔情,堪称杰作。 【原文】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1

野棠花落(2),又匆匆过了(3),清明时节。?地东风欺客梦(4),一枕云屏寒怯5)。曲岸持觞(6),垂杨系马(7),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8)。 闻道绮陌东头(9),行人曾见(10),帘底纤纤月(11)。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12),尊前重见(13),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14)? 【注释】

1)东流:东流县,旧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 2)野棠:野生的棠梨。

3)匆匆: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样子。唐牟融《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4?(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只是”。 5)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寒怯:形容才气或才力不足。 6)觞: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 7)系(jì)马:指拴马。

8)“楼空”句: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9)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 10)曾见(jiàn):曾经见过。

11)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12)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明朝(zhāo):以后,将来。


13)尊:指酒器。重见( jiàn):重新相见,重新遇到。

14)华发:花白的头发。《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白话译文】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创作背景】

此词是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江西帅召为大理少卿时作。辛弃疾年青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此次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 【赏析】

这是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曲岸”、“垂杨”两句道离愁,“楼空”两句写别恨。换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当时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见,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顿挫,道出佳人难再得的幽怨。

此词上阙中:“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地乐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令人触景生情,萌生悲凉之情感。“又”字点出前次来此,也是之个季节。暗合于唐人崔护春日郊游,邂逅村女之事。“客梦”暗指旧游之梦,“一枕寒怯”之孤单又暗衬前回在此地的欢会之欢愉。果然,下边作者按捺不住对往事的追忆:“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曲岸、垂杨,宛然如旧,而人去楼空了;只有似曾相识之飞燕,在呢喃地向人诉说,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东坡《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词意,却能翻出新意,颇有信手拈来之感。这五句,作者回忆往日惜别感伤此时不得复见笔落之处愁思可见,这隐隐含悲之语在其词作中少有。

此词下阙则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绮陌”,犹言烟花巷。纤纤月出于帘底,指美人足,典?娘。极艳处,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之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飞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也知确有此美人,但已不知去向了。惆怅更增,所以作者伤心地说:“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上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1d101a75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