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古诗-赏析

2022-09-28 17: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古诗-赏析 》,欢迎阅读!
东流,念奴娇,古诗,赏析

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古诗-赏析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作品赏析 【注释】

东流:旧县名,在今安徽省东至县。 刬地:无端,无缘无故。

云屏:云母石制作的屏风;或说云母石制作的枕头。或说云屏指帷帐。 曲岸:河岸。

纤纤月:古代原形容女子的脚,这里借指美人。

作期同上,应召赴京途中作。东流:旧县名,在今安徽省南部,后与至德县合为东至县。东流县地处长江水边,稼轩由江西发舟,顺流而下,至此泊驻。抚今追昔,感慨系之,作此词。按:词中情事可能发生在乾道元年至三年11651167间,时稼轩江阴签判任满,曾漫游吴楚一带。 念昔怀人,缠绵婉曲。起五句铺垫之笔。曲岸〞以下,由水滨离别而楼去人空,而燕说旧事,情景交融,写尽万千惆怅。下片闻道〞、料得〞云云,皆想象文字。通篇为旧恨〞两句出力。旧恨〞两句语工情浓,或谓比兴寄托,有二帝北狩、君国沧桑之恨。

②“野棠〞三句:言花开花落,匆匆又过清明时节。野棠:野生海棠,色白,二月开花。 ③“刬地〞两句:东风惊醒客梦,云屏送来春寒。刬〔chǎn产〕地:宋元词曲习用语,无端,平白无故地。欺客梦:犹言惊客梦。云屏:画有云山之类的屏风,也称云母屏风。寒怯:怯寒,怕冷。

④“曲岸〞三句:言当年曾和伊人在此分别,系马饯行情景历历在目。曲岸:弯曲的江岸。持觞〔shāng伤〕:举起酒杯。

⑤“楼空〞两句:人去楼空,惟有楼头飞燕能说旧日情事。此化用苏轼?永遇乐·夜宿燕子?词意: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⑥“闻道〞三句:闻听人言,在东市街头曾见伊人形踪。绮陌:繁华的街市。苏轼?江城?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帘底:帘儿底下。李清照?永遇乐?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纤纤月:纤细之月,喻美人之足,即指美人。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按:或谓喻美人之眉,或谓喻美人姿容,虽各有所据,但就上文底〞一语看,当喻美人足为是。又,或谓江楼帘底见月,乃水边实景。

⑦“旧恨〞两句:谓旧恨未断,新恨相继。语从秦、苏诗词脱化而来。秦观?江城子?词: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⑧“料得〞三句:即便明日尊前重逢,怕也欢梦难继。镜里花难折:如镜中之花,可望不可折。

⑨“也应〞两句:言如再相逢,伊人也当有惊于词人白发频生。


【评解】

淳熙五年春,辛弃疾从江西豫章调往临安,旅行东流县,题此词于村壁之上,抒写 他当时的感受。上片写重过东流时,正是野棠花落〞,清明已过的季节。岁月匆匆, 旅舍孤寒,不觉想起了从前在这里的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如今时移事异,在表达中寓 有词人的无限感慨。下片写此次经过东流的所闻。勾起了旧恨新愁。近来多少华发〞, 含蓄蕴藉,情韵悠长。这首词表现了辛词清新婉约的一面。 【集评】

?艺蘅馆词选?梁启超语:此南渡之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客途遇艳,瞥眠惊鸿,村壁醉题,旧游回首,乃赋 此闲情之曲。前四句写景轻秀,曲岸〞五句寄思婉渺。

下阕伊人尚在,而陌头重见,托诸行人,笔致便觉虚灵。明朝〞五句,不言重遇 云英,自怜消瘦,而由对面着想,镜里花枝,相见争如不见,老去相如,羞入文君之顾 盼。以幼安之健笔,此曲化为绕指柔矣。 --------------------------

辛弃疾绝少写自己的爱情经历,偶一为之,便迥异诸家,带着一种击节高歌的悲凉气息。却少有婉转缠绵之意。此词即是其例。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此词可能是淳熙五年〔1178〕自江西帅召为大理少卿时作。览其词意,当是作者年青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这回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

开头五句: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乐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令人触景生情 ,萌生悲凉之情感。

又〞字点出前次来此,也是之个季节。暗合于唐人崔护春日郊游,邂逅村女之事 客梦〞暗指旧游之梦 一枕寒怯〞之孤单又暗衬前回在此地的欢会之欢愉。果然,下边作者按捺不住对往事的追忆 曲岸持觞 ,垂杨系马 ,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曲岸、垂杨,宛然如旧,而人去楼空了;只有似曾相识之飞燕,在呢喃地向人诉说,为人惋惜而已。末句化用东坡?永遇乐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词意,却能翻出新意,颇有信手拈来之感。

这五句,作者回忆往日惜别感伤今日不得复见笔落之处愁思可见,这隐隐含悲之语在其词作中少有。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绮陌〞,犹言烟花巷 。纤纤月出于帘底,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据龙沐勋?东坡乐府笺 ?,此又是从东坡?江城子?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句脱化而出。极艳处,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之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也知确有此美人 ,但如今不知去向了。

惆怅更增 ,所以作者伤心的说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去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难尽;今日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 ,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边山多,将眼前景色信手拈来,作为妙喻。当然,这两句里已经有意无意地渗透进了家国恨,身世恨,报国无门之恨。不断之恨当是如此。稼轩遭遇颇多,故融合而难分了。陈廷焯评为矫首高歌,淋漓悲壮 〞,便是领会其中的深意 。意思本来到此已完,不断词人借助想象,又转出一层意思来: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即使还有重逢的时机,只恐已属他人


终如镜花水月 ,不复可得,永抱杜牧?叹花?绿叶成阴子满枝〞之憾了。用意一唱三叹,造语一波三折,稼轩为词,达情至切他人有感而觉无可言者,他都能尽情抒发。如想见镜见难折,似有未了之意但不知从何说起。稼轩那么又推进一层,造成了余意不尽的结尾: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 你怎么添了这多的白发啊 !〞只能如此罢了!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慨。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写到此,恋旧之情、身世之感已浑然不可分,大有倩向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的意味,实为借恋杯之酒,浇胸中感时伤事之块垒。因为有此一结,再返观全词,只觉得无处不悲凉。这结尾,也照应了开头的岁月如流,于是归结到萧萧华发上,就此顿住。

如上缕析,这篇作品并非没有其他言情佳作曲折宛转的内含,然而辛稼轩不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委婉的风致来抒写,更不用香衾〞、银烛〞、玉筋〞红泪〞那些字眼。他笔下挥洒的是东风欺梦、惊见华发,其间仅以纤纤月〞略作点染,一现即隐。整体风格悲凉慷 ?白雨斋词话?评为悲而壮,是陈其年之祖〞。

此词风格迥异之处不仅在其外表,而更在其气质不同,字里行间隐含着悲凉。它虽写情事,却不专为寄男女之情而作,作者的思想感情里本来就浸透了英雄投闲、报国无门的悲愤,免触处皆发,使得这首爱情词自始至终透出一股悲愤情感。到后来,就亦比亦彼,浑然难分。同时,对于男女之情,稼轩所表现的也不是缠绵无法摆脱,而是把其一往情深归之于感慨无限的喟叹之中 。其音调也不是低徊的,凄婉的;而是急促的,击案赴节、一喷而出的。看来,这样的言情词,就只能是配合着铜琵琶、铁绰板 〞来唱,情诗的。这样的新境界,只能于稼轩词中见到了。周邦彦?瑞龙吟?,写的也是桃花人面〞的旧曲翻新〞〔周济?宋四家词选?评〕。同一题材,在稼轩手里是敲唾壶尽缺的悲歌,在清真笔下却是传统情词的斟低唱 〞。周词是迴环吞吐,惟恐不尽;辛词却是郁积如山 ,欲说还休。清真所为是笔触纤细、笔笔勾勒的工笔仕女图 ;稼轩作成的却是洒脱爽健、一挥而就的泼墨写意画。这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是词人个性与气质的差异而造成的。同时也能看出稼轩词作风格之独特,确实与众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ea327b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