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的格言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2022-08-03 05:00: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论语》中的格言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欢迎阅读!
论语,孔子,格言,思想,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论语》中的格言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作者:马一禾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1

摘要:本文以《论语》格言出发,浅析了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及到的教育思想,主要从教育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071-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但他更是一位教育家。两千多年来,他被尊为至圣先万世师表。认真品读《论语》,研究其中的教育思想,挖掘其中的思想精华,对于解决现代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尤其是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教与学的格言,它们是永远值得遵循的至理名言。

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彬彬君子,二是弘扬他所推崇的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相辅相成的。《论语雍也》篇中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希望培养出来一批符合周礼要求的君子,他们在懂得为人处世和立身处世之道之后,不管是否参与了政治,都要能够自觉地去弘扬道义,同时也是替孔子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君子包含内外两重含义,就是要做到表里的和谐统一,内容本质都要做好,然后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君子。另一方面,孔子一生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境界,为此他竭力去弘扬这种道。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论语里仁》中,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些都可以看出孔子想要培养出君子,积极弘扬道义的教育目的。 一、孔子的教学内容

《论语述而》篇中的这一节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学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是指指文化知识、个人的行为、忠诚尽力、道德诚信,既包含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又有品德行为的培养,二者有机结合,最终使得孔门人才辈出,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孔子要培养的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在他看来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孔子的道德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道德信念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培养。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393ee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